谈谈HOOK效应的识别、预防和处理

检验视界网 2023-04-06


hook效应

问题:如何识别临床免疫学检测中的hook效应,如何规避?

我是教书的,我一直教学生一定要掌握酶学的底物耗尽和抗原抗体反应的钩状效应。一定要及时识别,避免由于这两个方法学原因导致一个错误的结果。这是检验人员绝不允许的。

钩状效应:

抗原与抗体发生可见反应需要遵循一定的量比关系。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在此范围内,抗原抗体结合充分,沉淀物形成快而多。抗体过剩称为前带;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

当抗原或抗体过剩时,由于过剩方的结合价得不到饱和,故只能形成小网格复合物,并存在有较多游离的抗原或抗体,从而出现假阴性。

如何去识别和规避:我觉得两大块入手:第一检验技术层面去识别;第二临床审核过程中去发现问题。

首先检验技术层面去发现:比如抗原过量自动监测;预反应阶段阈值;多聚粒技术等。

① 抗原过量自动监测

首先第一个,比较经典的抗原过量自动监测技术:只有在抗体过量的条件下,反应散射信号与抗原量的增加才能成正比。当该反应过程完成时,再加入已知相应抗原到该反应体系中,如果新增的抗原可与过量的抗体结合反应,则产生新的速率峰,由此证明抗体过量,待测的抗原免疫反应完全,结果可靠。

② 预反应阶段阈值

第二个技术,巧设生化参数发现钩状效应,我们尝试过,能发现绝大部分的钩状效应。利用的是预反应阶段阈值:当样品中的抗原与抗体、反应缓冲液混合开始反应7.5秒到2分钟内,仪器对散射光信号进行第一次读数,通常在2分钟时进行第二次读数,并从第二次测得信号值扣除第一次信号值读数,从而获得待测抗原的信号值。当这个值小于设定的阈值限定时,认为抗原未过量,抗原抗体的比例是合适的,结果可靠。

简单的说,我们在生化仪上观察了很多钩状效应的反应曲线及反应开始阶段的吸光度,如果超过某阈值,我们就设置自动稀释,这样确实帮助我们发现并规避了估计百分之90的钩状效应,后来我做了简单的总结,没有去发表文章。

③ 多聚粒技术

第三个技术,目前比较新的,应用起来还真没怎么发现钩状效应,就是基于第三代胶乳比浊技术——多聚粒技术。是一种混合胶乳免疫比浊技术,其主要技术原理是依据3-5种不同粒径的胶乳混合使用。大颗粒胶乳微球提高灵敏度,小颗粒胶乳微球提高检测上限。其主要特点是超宽初检范围,是传统特蛋项目的3倍以上。超高安全区,对于强阳标本导致的“钩状效应”问题,不漏检或假阴,实现了特蛋比浊方法学的升级。

其次就是检验审核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

之前发了篇公众号文章:《火眼金睛发现钩状效应》。说的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报告时发现:MA 21mg/L,属于参考区间内;而尿免疫球蛋白>55mg/L(参考区间小于1.4mg/L)。我们都知道微量白蛋白是中等分子量而免疫球蛋白属于大分子量。一般肾源性的蛋白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极有可能微量白蛋白是个错误的结果,是因为钩状效应导致的假阴性结果。检验人员应该有能力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对MA进行稀释。

所以说审核报告是最后一关,我们应该全盘考虑,避免把一个钩状效应导致的假阴性结果审核出去:(简单总结以下几点)

检测报告单中各个项目之间的逻辑性,是否存在矛盾。

就像刚刚说的尿微量蛋白检测时,大分子量的蛋白很高了,中小分子量的蛋白阴性,要多一个心眼;

生化报告中球蛋白很高了,而三个免疫球蛋白不高时。

查询患者的其他报告单。

比如你科室某患者尿常规中蛋白4+,而尿微量蛋白定量中MA阴性时

这些矛盾,希望我们的信息自动的关联。

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

比如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患者,你尿微量白蛋白不高;

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你三个免疫球蛋白不高等。

参照患者的历史结果。

假如某患者历史结果MA一直是高的,怎么今天就正常了,审核报告时要关注。

最后我想说,作为检验人员一定要非常仔细的研读试剂说明书,因为我们之前碰到过一个AFP假性偏低的案例:好多年前,我们体系的某患者的AFP大概300左右,参考区间小于20好像。这个患者在其他医院测出来AFP十几万,后来就来找我们。我们经过一番排查,最后发现我们体系,AFP说明书中有一段很小、很少的描述:AFP在200到350之间,结果不可信,可能存在钩状效应导致结果偏低,后来我们仪器里设定AFP在这个区间的所有标本均自动稀释,有效避免了AFP的假性偏低的结果发放。后来体系也对AFP试剂进行了升级,消除了钩状效应的发生。这个也深深的教育了我,对于自己做的项目,试剂说明书认真研读三遍,抓住很多的技术关键点。

以上说的不一定全,请其他专家补充,总之平时不断学习、总结,规避错误报告的发生,提升检验人员的素质。做好检验工作的前提下,主动联系临床、走进临床,做一个合格的检验师。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