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重要的领域,却是检验人最容易忽视的……
所以此病例是我从医20多年来发现的第一例疟疾病例,也是宜阳县30多年来发现的首例疟疾病例(输入性疟疾)。引起了我实验室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的重要作用。
案例分析 该患者入院检查,血常规结果为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同时出现多项报警信息,查看血细胞散点图,WDF通道显示:在中性粒细胞散点图下方出现一片明显的蓝色散点,血小板直方图异常。 工作人员立即执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显微镜下发现大量疟原虫环状体结构。和临床沟通询问病史,患者有非洲旅居史,怀疑疟原虫感染。实验室其他异常指标:生化肝酶、尿素、肌酐、心肌酶、降钙素原均明显升高,考虑多器官功能损伤;又通过疟原虫抗原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更加确定了临床诊断:疟疾。立即上报县疾控中心,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油镜下形态: 知识点延伸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厚、薄血膜染色镜检是疟原虫检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膜,如果在厚血膜查到原虫而鉴别有困难时,可再检查薄血膜。恶性疟在发作开始时、间日疟在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采血能提高检出率。 理想染色结果:RBC呈淡红色或淡紫红色;疟原虫胞质呈蓝色;核呈深紫红色;疟色素呈棕褐色。 结果判读:未找见或阴性(厚血膜在油镜下最少检查100个视野或整个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方可判为阴性)、找见或阳性(血膜中查到疟原虫判定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