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生化报告的临床分析思维

患者B细胞淋巴瘤,我认为是肿瘤引起的骨髓破坏,导致骨钙释放入血,你认为呢?
患者从22号到28号,6天时间查了4次,都是高血钙。
难道是B淋巴细胞发生了骨髓侵害,降低的血磷让我们有了一点心思,继续看了看患者的其他检查结果。
这张报告让我产生了其他的想法。
电话和临床进行了沟通,表明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临床接受我们的建议:后续
11:28分,时隔49分钟,临床申请会诊出来了,检验搭建临床科室间桥梁的作用完成了。
这是我的同事告诉我的结果,感到很奇怪,患者12天时间从高钙到低钙。
真相是什么?
唯一途径:和患者沟通,了解情况。
8月8号的文章给大家表明:沟通是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
原来患者发现高钙后,用了西那卡塞。
检验还要懂药理知识。什么是西那卡塞?为什么用西那卡塞?钙为什么低了。
搞清楚后,告诉患者血钙低了,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可能西那卡塞也要停了。
发出这张报告时,血常规结果还没有出来,本想把患者叫到实验室,了解当地生化检查的结果,才发现快1点了,我还要赶火车,急忙给患者写了报告,也叮嘱进修老师给患者做一个电泳。
刚刚进修老师把结果发给我了。
期待患者取了报告及时去就诊,再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早点治疗。
这个低血糖结果如何看?可能真相是你没想到的。
临行前,干老师给我分享了一个患者的心肌标志物结果,从这个动态变化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大家细心去分析结果,你会发现原来检验还真难,还真可以站在一线,还真的很有价值。检验的对象是临床和患者,而非样本。
刚刚收到进修老师发来的信息:CASE 3 的患者
内容来源:贵老师
图片来源:veer、ibaotu
排版:znm
审校: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