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仁的不一定是原始细胞
作者 | 余启泓
单位 | 信阳市中心医院
01病例起源
一日,进修生在镜下看到一个有“核仁”的细胞说:余老师帮忙看看,这个是不是原始细胞?我去镜下看了一眼,形态如下:
猛一看,确实像核仁,不过单独就这个细胞,我还是倾向淋巴细胞的假“核仁”,接着问了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如何?答曰:30多。我说那得考虑LPD(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多转动视野看其他区域,30多的白细胞按理说不可能油镜下就见到一个细胞吧?接下来还是先看看血常规吧。患者,男,76岁,血细胞分析结果如下:
仪器报警信息如下:
仪器有异常淋巴细胞/原始细胞?淋巴细胞增加,白细胞散点图异常等报警。散点图淋巴细胞区域(绿色)密度增加,镜下形态特征如下。
02形态特征
外周血涂片,以下所有图片瑞吉染色,在油镜(1000倍)下,手机放大约3.0倍拍摄。
以下8图都有涂抹细胞;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1%,淋巴细胞占3%,不典型淋巴细胞(疑似肿瘤性)占96%,涂抹细胞易见。
03简要病史
现病史:1天前出现胸腹痛,伴有运动即喘、胸闷,今日急诊来院。既往史:既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脾大、高血压病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82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25/72mmHg。
04其他检查
入院后其他检查如下;外周血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报告单: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验结果报告单:
血清蛋白电泳检验结果报告单:
05知识拓展
异常淋巴细胞:CLL,胞质少,核染色质浓聚、粗糙,副染色质明显,呈明显的裂纹状或龟背壳样改变,核仁罕见,偶见少许幼稚淋巴细胞及涂抹细胞。血液病临床检验诊断,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P265。CLL的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形态特点,有如下几点:1、经典型(幼淋巴细胞<15%):胞体小、胞质少,核染色质浓聚、粗糙,副染色质明显,呈明显的裂纹状或龟背壳样改变,核仁罕见;易见涂抹细胞。2、CLL/PL改变(15≤幼淋巴细胞<55%):可见异常淋巴细胞有两群,一群为经典型小细胞型,另一群为带核仁胞浆较丰富的幼淋白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群占15~55%(WHO 2017),此型在以往也被称为不典型CLL。此型在WHO 2022称之为CLL/SLL幼淋巴进展。3、PLL(幼淋巴细胞>55%),形态如2描述,以幼淋白细胞为主。而在WHO 2022中,免疫表型符合CLL/SLL的,>15%幼淋巴细胞的统一归为CLL/SLL幼淋巴进展。
06个人体会
该病例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比值及绝对值增高,散点图异常,外周血镜检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涂抹细胞易见,加之患者为老年男性,异常细胞绝对值超过5×109/L,即使没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史(本例有此病史),也需要想到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LPD),良性疾病的可能相对较小。外周血流式细胞分析提示B-CLL肿瘤细胞,进一步证实外周血分类的正确(不典型淋巴细胞,疑似肿瘤性约占96%)。
外周血见到有核仁的细胞,需要多去结合同片其他同类细胞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形态(比如涂抹细胞,Auer小体等),更需要去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不能认定有核仁的细胞一定就是原始细胞(第一张图推测是异常淋巴细胞),让自己陷入误区。说到此,我想给各位读者分享我几年前踩过的坑,希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尽量避免就细胞论细胞,要为临床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这就需要自身不断学习、归纳总结、提升自己!
内容来源 | 显微观形态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znm
审校 | 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