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的“脂血”,竟发现了新疾病

生化地带 2772 2024-09-24

遇到矛盾

  2024-8-13 中午,审核报告时,发现某患者血清脂血指数4+,而甘油三酯0.42 mmol/L,总胆固醇1.18 mmol/L。

调出标本查看,血清透亮,并不存在脂血的情况。

分析问题

因为之前碰到过类似的情况(2024.3.22的小文《一例极高球蛋白的检验人处理过程》)。我们第一时间怀疑这是一个高球蛋白血症患者。13:27的时候审核了该报告,同时查看了患者的其他报告,发现果然球蛋白增高:总蛋白112.7 g/L,白蛋白24.7 g/L,球蛋白88.0 g/L,A/G 0.28。

 有着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血清中的蛋白类物质含量很高,分子量大,容易发生聚集。仪器使用蒸馏水进行稀释时,溶液离子强度较低,大分子发生交联聚集,继而产生浑浊,导致仪器判定病人脂血4+的情况出现。

联系临床

第一时间(13:36)选择联系患者的主管医生:我们怀疑患者是多发性骨髓瘤,希望医生开具免疫固定电泳的检查,排除一下血液系统疾病。

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想法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与配合。临床在第二天立马开具了免疫固定电泳和免疫全套的检查。

结果出来了,提示IgM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阳性、 κ轻链阳性。符合多发性骨髓瘤 (MM) 的特征表现:    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 (M蛋白) 过度生成,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减少。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该患者确实患有多发性 骨髓瘤。

再次查看病历

再次打开患者的病历,这位病人已经从一开始入院时的心血管内科,转到了血液内科。诊断上也从一开始的贫血待查,变成明确写出了疑似多发性骨髓瘤。

感 慨

检验医师、检验技师之争,暂不评价。技师没有权限去提供结果解释或者诊断性报告,因为没有医生资格证,一旦我们给患者进行了结果解释,产生了纠纷,我们承担不了,也得不偿失。

但是不代表检验人员可以不作为,像今天的患者,从审核一张血脂报告到联系临床医生,也就十几分钟时间,感谢医生的配合,第二天患者就诊断出MM。如果没有我们的提醒,患者也会最终被诊断(68岁的患者,难道是第一次发现球蛋白增高吗?),但可能不会这么及时。

所以今天我想说:发现问题,和临床沟通,能够协助医生第一时间诊断疾病,是我们检验人的责任!

内容来源 | 生化地带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