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血浆凝固酶实验试剂自制与操作全攻略

全国体外诊断网CAIVD 4605 2025-01-14

凝固酶 

在医疗实践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准确鉴定至关重要。作为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其广泛分布于生活环境中,可能引发从轻微皮肤疖肿到严重肺炎、败血症等多种感染疾病,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血浆凝固酶实验则是识别该 “危险分子” 的关键手段。

当面临试剂供应短缺问题时,基层医院可采用自制血浆凝固酶实验试剂的方法。
玻片法试剂配制与操作:

1.试剂配置:精准挑选输血八项检测均为阴性的抗凝血浆样本,吸取适量至试管,滴入数滴亚甲蓝染液,轻轻晃动使其混匀。

2.玻片准备:在洁净的玻片上加 1 滴 9g/L 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

3.菌悬液制作:用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放入生理盐水中,搅拌混合制成菌悬液,持续混匀 10 - 20 秒,确认无凝集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4.试剂添加与观察:加入一环新配制的血浆凝固酶试剂并迅速混匀,若在 5 - 10 秒内出现凝集现象则判定为阳性,未凝集则为阴性。

试管法操作流程:

1.血浆稀释:将精心挑选的输血八项检测皆为阴性的抗凝血浆样本用生理盐水按 1:4 的比例进行稀释,取 0.5ml 稀释后的血浆放入试管中。

2.加菌悬液:向上述试管中加入 0.5ml 待测菌的浓菌悬液。

3.混匀与孵育:轻轻振荡试管使管内液体充分混匀,然后将试管置于 37℃的恒温水浴箱中。

4.结果观察:每 30 分钟取出试管观察一次结果。若 3 小时内试验管内出现凝固现象则为阳性;若 3 小时内试管无反应,继续观察至 24 小时,仍未凝固则确定为阴性结果;若观察到试管内有明显凝块形成或整管凝集,同样判定为阳性。

无论是玻片法还是试管法,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均需设置阴阳对照管。阳性对照采用已知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阴性对照可选用不产生血浆凝固酶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或生理盐水替代。

自制的血浆凝固酶试剂灵活性良好,既可以现配现用以满足紧急检测需求,也可密封后放置在 2 - 8℃冰箱保存,在此条件下试剂约半月内有效,这种经济实惠的方式符合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中间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施氏葡萄球菌等在血浆凝固酶和过氧化氢试验中也可能呈阳性,因此需要综合判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较大,直径在 2 - 3 毫米以上,呈鲜明金黄色,质地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圆润,凸起且有光泽,在血平板上常呈现 β 溶血现象,初步识别相对容易,但确诊仍需结合生化试验。中间葡萄球菌菌落较小,呈白色或米色,表面较光滑、边缘整齐,一般不溶血或呈 α 溶血。猪葡萄球菌菌落为灰白色,质地粗糙,有轻微隆起,边缘不平整,多为 γ 溶血。施氏葡萄球菌菌落呈淡黄色,圆形规则,表面有一定光泽且大小适中,通常不溶血或呈弱 α 溶血。这些菌落及溶血特征虽可作为鉴别参考,但由于存在相似性,务必综合多种检测结果进行判断,防止误判。

尽管基层医院在医疗资源和试剂配备方面常常受到限制,但这绝不能成为降低医疗质量与检测准确性的借口。通过自制试剂并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基层医院能够精准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切实守护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50 - 155.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M]. 第 4 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600 - 602.

声明:本微信号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内容来源 | 全国体外诊断网 CAIVD

图片来源 | veer、ibaotu

排版 | jinbao

审校 | 金宝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