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体检查出梅毒!雇主:宝宝跟她很亲近,担心传染
最近广州一雇主将“58到家”请的保姆带到公立医疗机构检查后,竟发现保姆有梅毒。
根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检验报告单,该保姆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TPPA试验)和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TRUST试验)这两项指标均显示为阳性,即为梅毒。 检查结果一出,雇主不禁捏了把汗: 现在想想我都觉得后怕,因为保姆跟我孩子实在是太亲近了,宝宝有时候会亲或者咬阿姨,有时候她给宝宝换尿布,都是在自己的床上换的,就不知道床上会不会有分泌液残留,把病毒传染到孩子身上。 梅毒会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 梅毒有五大传播方式 你要小心提防 性行为的直接接触是性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之所以能传播性病的原因是:生殖器可直接接触病原体; 生殖器组织压力增加,性行为时双方生殖器处于充血状态,组织内压力增加,易发生损伤,甚至可发生肉眼难见到的上皮组织损伤,病原体由此侵入生殖器;腺体开放易于感染,性行为中一些腺体处于开放状态,故易发生腺体炎症,如男性尿道球腺、前列腺,女性前庭大腺等。 许多性病 如梅毒、淋病、AIDS、乙型肝炎、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可经胎盘、产道等途径由母亲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经静脉输注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及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是传播AIDS、乙型肝炎或梅毒的主要途径。 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病变组织或其分泌物而感染。 因接触病人的衣物,被褥,物品,毛巾,用具,便器等,可能传染 性病 。因病人衣物等常被生殖器病变或分泌物污染,所以淋病,滴虫病,某些真菌感染等 性病 均可通过毛巾,浴盆,衣物等用品传播。在文化、卫生水平较低的地区,这种传播方式时有发生,浴池常常是传播性病最常见的场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钟剑波分析,一些亲密接触行为也是有可能传播梅毒的。 “比如,有的老年人可能会有不良习惯,自己把东西咀嚼碎了,喂给孩子吃。如果这个人正处于梅毒活动期,是有可能传染梅毒给孩子的。”但如果像这样感染了梅毒,真的是非常非常巧合的一件事。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章一近说道,在早期梅毒病人带有梅毒螺旋体的皮疹时,接触病人的对象也恰好有皮肤破损等现象,破损皮肤接触新鲜的带梅毒螺旋体的体液后接触者才有可能感染梅毒。 “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很脆弱的病菌,离开人体后,在干燥的环境下,一两个小时就会死亡。”所以,一般来说,通过日常接触感染梅毒,概率很低,但不完全排除可能性。 只要感染过梅毒 终生都会留下痕迹 那么,为什么广州的这位保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称自己“没病”,不知道自己有梅毒呢? “很有可能是她之前感染过梅毒,但是时间比较久了,她隐瞒了自己得过梅毒的事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性病科主任医师蔡绥勍分析说,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TRUST试验)显示“滴度1:1”,这一结果说明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一阶段的梅毒已经属于晚期,传染性很低,至少是两年以上了,二是保姆已经治疗过梅毒,所以滴度很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钟剑波也认为,根据这位保姆的检验报告单,她应该是很久以前感染过梅毒,属于“老梅毒”,目前已经不在梅毒病毒的活动期,基本上没有传染性。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章一近提醒,只要感染过梅毒,不管多久,这个印记永远会在。在医院检查时,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TPPA试验)这项指标永远呈现是阳性,而不是正常人显示的阴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TRUST试验)可以从阳性转成阴性。 隐性梅毒潜伏时无症状 发作起来可能很痛苦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早期诊断梅毒及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而另一类抗体是一种非特异性抗体。为了提高梅毒的诊断率,实验室检查通常结合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联合检测。 梅毒很可怕的一点:隐性梅毒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很多人即使感染了梅毒,也不知道自己得了梅毒。 梅毒发病分成三个时期: 一期是感染梅毒1个月内,患者在性接触2-4周左右出现生殖器方面的溃疡(医学上叫“硬下疳”); 6-8周以后,转为梅毒二期,可能出现全身皮疹的症状; 三期梅毒将侵犯大脑、神经血管甚至内脏等其他组织。 感染梅毒螺旋体两年内都算早期,早期又分一期和二期,感染两年以上就是晚期了。如果发现时还是早期,经治疗,一般两周到一个月就能转阴,但也有存在复发的情况。但隐性感染者如果没有治疗,梅毒螺旋体会悄无声息地侵犯身体内脏、神经等组织,发展成神经梅毒,治疗的难度就大了。 隐性梅毒可发生在梅毒早期或晚期。“发生在一期的隐性梅毒可能在阴道里,就没有外部症状,”章医师说,因此病人在早期往往不会及时就诊。 而等到梅毒发作出来,也许会生不如死,“各种皮肤病如身上红斑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还会有别的问题,如引发神经系统、骨头、心血管等疾病。章医师说,她曾遇到过有患者眼睛瞎了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是得了眼梅毒,还有老年患者突然不认路了,一查才发现是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 梅毒“猛于虎”,那么梅毒怎么治疗呢? 采访到的几位专家说,最主要的方法是注射青霉素。如若对青霉素过敏的话,再采用头孢等其它抗生素。 另外,患者治疗后要定期随访,章医师一般要求随访至少3年,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后续并发症。 儿媳孕检查出梅毒,婆婆差点气晕 男子疑似“脑梗”,竟是梅毒引起 最近,杭州的一户家庭差点闹翻天。原来,这家的小夫妻感情一直不错,婚前没有做婚检,但女方最近怀孕后去做孕检,婆婆竟然在儿媳的检查报告单上发现,儿媳有梅毒! 看到报告单的时候,婆婆差点气晕过去:不知道儿媳结婚前生活乱成什么样?这一吵一闹,两夫妻差点离婚。虽然女方属于“老梅毒”,已经没有什么传染性,然而这件事在小家庭中还是埋下了一根刺。 今年5月,我们还报道过一起病例。55岁的男患者突然不会说话,一侧肢体无法动弹,以为是发生了脑梗(脑卒中),没想到竟是梅毒感染引起的。专家会诊认为,这是因长期梅毒感染引起脑血管病变,从而诱发脑梗。这位患者的梅毒确诊为神经梅毒,属于三期梅毒。 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所以,专家们都建议:大家一定要洁身自好,在发生有可能不安全的性行为时,要使用安全套。 门诊里什么年龄的人看梅毒最多? 二三十岁和六七十岁 梅毒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染病,在中国,病例增长尤其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梅毒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10月15日,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2018年9月浙江省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上个月浙江省内梅毒报告病例数为3104,死亡0人。 据现有数据统计,在浙江省甲乙类传染病中,2003年的时候梅毒报告病例数还低于病毒性肝炎等,但到了2009年,梅毒首次成为浙江省(甲乙类)第一传染病,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介绍,性病专科门诊时,多的时候每周来看梅毒的病人大约在十几个到二十个。在这些梅毒患者当中,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和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居多。 为什么患者年龄呈现这样的两极分布? 几位专家对此解释,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因为需要婚检、孕检,所以梅毒检出率比较高。其次,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处于性活跃期,再加上年轻人性行为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增加了梅毒感染风险。门诊的人群中,不少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近年来兴起的网上交友软件,加大了年轻人交友的随意性。 而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有些失去老伴比较孤独,生理上有这个需求,性行为过程中不注意卫生和安全,容易感染梅毒。一些老人感染了梅毒后觉得是难言之隐,会拖着不看病,这对于及时治疗来说很不利。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