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gM和IgG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福臻
2021-12-16

7.png


夏福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博士、博士后,香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深圳市亚辉龙生物公司首席科学家,2016、2017年度中国体外诊断领军人物及终身成就奖。在美国《临床化学杂志》、美国《生物化学杂志》、美国《内分泌杂志》、英国《生物化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多篇。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出100余种高质量体外诊断试剂,其中所开发的“抑制素B化学发光试剂”荣获2017年中国体外诊断优秀创新产品一等奖。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治中,其核酸检测无疑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在疫情防控和临床实践中,核酸检测假阴性过高的问题困扰着临床医生,也影响了及时确诊和疫情防控的效果,因此,患者血清抗体检测作为新冠病毒感染诊断的辅助指标,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临床实践证明,患者血清抗体检测对于降低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抗体检测试剂临床意义

首先,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能够减少RT-PCR核酸检测试剂的漏检风险,可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确诊。新冠肺炎的疑似患者、无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可能出现核酸检测多次持续假阴性情况[1]。其可能原因是采样不标准、检测试剂的性能问题,导致确诊标准指南文件被迫变化,也增加了收治、隔离、出院等环节的困扰。补充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能够减少核酸漏检,尤其是长期核酸阴性的疑似患者,抗体检出几率更高[2]。国家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提到新增IgM、IgG抗体阳性可确诊;IgG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可以作为独立确诊标准之一[3]

 

第二,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能够评价恢复期患者血清抗体含量是否有保护作用,并利用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治疗。《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建议对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收集用作治疗需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体内IgG抗体含量高对患者治疗有效性更高[4]

 

第三,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时可以利用抗体水平评估免疫能力。若康复患者的体内抗体含量高则对患者保护作用越强,免疫系统再次受到病毒入侵时,机体能够迅速产生足量特异性抗体保护患者不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5]

 

二、抗体试剂性能评价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公司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试剂在13家医院检测检测评估数据见下表,呈现出优秀的性能。IgM试剂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98.3%和86.6%;IgG试剂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97.4%和96.3%(数据待发表)。

 3.png

在目前8家医院检测的24例核酸阴性的影像学临床确诊病例中,亚辉龙IgM试剂检出20例阳性,IgG检出22例阳性,检出率分别达到83.3%和91.7%。因此,亚辉龙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能够有效弥补目前核酸检出率低,解决核酸假阴性感染者的及时确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等问题。

 

三、抗体动态变化研究案例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表达规律实验数据较少,在现阶段的认识往往基于对SARS-CoV的研究。清晰地展示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表达图谱将大大促进抗体检测手段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对目前出现的核酸检测假阴性问题提供有效补充。

 

2020年2月17日刚刚发表于EMI的一项小样本调查研究发现,患者刚入院初次采集样本时,血清中病毒特异IgM和IgG滴度往往较低或低于检测下限,而到第5天时,几乎所有患者都出现了抗体水平阳转或升高。其中IgM阳性率从50%提高到了81%,IgG阳性率则从81%提高到了100%[6]。而另一篇2020年2月3日,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提到,1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后7、8、9和18天的体内病毒抗体水平,其中IgM水平在前三次检测呈现快速上升,而在第四次检测明显下降;IgG抗体水平则在第三次检测开始快速上升。而全部5例新冠肺炎患者发病后20天内IgG抗体均呈现阳性[7]

 

这提示我们,在具有流行病学史或临床表现符合诊断标准的背景下,增加基于特异性抗体的免疫检测可有效弥补核酸检测假阴性率高的弊端,减少漏诊,这对于现阶段的疫情防控有极大的辅助作用。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新冠肺炎的诊疗作用,在前线医疗专家组不断实践下取得了广泛的认同,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已将IgM、IgG抗体检测列为了确诊手段之一[3]

 

参考文献

  1. Han, Q., Lin, Q., Jin, S., & You, L.. Recent insights into 2019-nCoV: a brief but comprehensive review. Journal of Infection[J]. (2020) doi:10.1016/j.jinf.2020.02.010

  2. 徐万洲, 李娟, 何晓云, 等. 血清2019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OL].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 43(2020-02-27). doi:10.3760/cma.j.cn114452-20200223-001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4. Zhang, L. and Liu, Y. Potential Interventions for Novel Coronavirus in China: A Systematic

  5. Review[J]. J Med Virol.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2020). doi:10.1002/jmv.25707.

  6. Koenig K, Bey C K, McDonald E C. 2019-nCoV:The Identify-Isolate-Inform(3I) Tool Applied to a

  7. Novel Emerging Coronavirus[J].Wester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Integrating Emergency Care with Population Health, 2020. doi: 10.5811/westjem. 2020. 1. 46760

  8. Zhang W, Du RH, Li B,et al. Molecular and ser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2019-nCoV infected patients: implication of multiple shedding routes.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2020; 9(1): 386-389. doi: 10.1080/22221751.2020.1729071

  9. Zhou, P., Yang, X., Wang, X. et al.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Nature(2020). doi: 10.1038/s41586-020-2012-7。

杂志后跟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