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用病毒采样器: 保护核酸快速灭活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自爆发以来,已蔓延至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至今确诊病例超过1300万,死亡逾58万例,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2003年的SARS以及2017年的MERS。疫情发展过程中,核酸检测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始终被认为是确认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但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一部分核酸检测出现了假阴性的情况,而且疫情初期这个问题尤为明显。
由于采样核酸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后续检测,因此,如果使用了不合适的采样产品,或随着其微环境的变化,核酸逐步分解,最终造成错误的检测结果,使得临床难以给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核酸检测前阶段而言,最重要的耗材就是采样管(包括病毒保存液、采样管本体和采样拭子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如何选择适合实验室的优质采样产品,保证样本的有效性,降低结果错误的风险!
一、病毒保存液
目前市面上广泛使用的保存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运送培养基为基础改良的病毒维持型保存液,另一种是以核酸提取裂解液改良的核酸裂解型保存液。如果样本后续可能会涉及到多种检测方法,不仅要进行病毒核酸提取检测,还有可能用于病毒的培养、分离及抗原检测等用途,建议选择病毒维持型保存液,可以最大程度保持样本的原始性,以便适用多种检测场景;如果明确样本仅用于核酸提取检测,则可以直接选择核酸裂解型保存液。考虑到本轮疫情中,绝大多数实验室只将样本用于核酸检测,本文就以核酸裂解型保存液为代表,了解一下病毒保存液的一些重要指标:
1. 保持核酸结构稳定,减低RNA酶的影响:COVID-19作为一种RNA病毒,其核酸成分容易被RNA酶降解导致无法检出,这些酶又分为试剂耗材、采集保存运输所带来的外源性RNA酶,以及细胞破坏后所释放的内源性RNA酶,因此,理想的保存液应尽可能避免本身携带外源性RNA酶,同时抑制内源性RNA酶的活性,最大程度地保持RNA结构完整稳定。
2. 扩展运输条件:因为RNA不稳定、易降解的特性,理想的保存液应该能够在常温条件下,长时间(5-7天)保持核酸的稳定性。
3. 灭活病毒,杜绝二次传播污染。
4. 体积适中。保存液以1-3ml为宜,具体视采样管体积而定。
二、采样管本体
采样管作为采样容器,应从密封、易用等角度进行选择。
1.有效密封。
2.温度承受范围广。
3.易于操作。
4.管体透明,便于观察。
5.管径合适。
6.管壁光滑平整,标签完整、牢固、字迹清晰。
7.管帽平整。
8.底部能直立。
三、采样拭子
采样拭子是直接接触患者的第一环节,对于患者以及采样人员的体验会产生很多影响,不合适的材料甚至可能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
1.无菌植绒拭子头。
2.拭子长度不宜过短,建议在18cm上下。
3.拭子柄材料易于折断。
以上内容可总结为一个表格:
四、产品优势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样器具由山东欣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其研发生产的“健必达”核酸保存液可在10秒内灭活病毒,保护核酸。
图1. 病毒核酸采样器具
1. 可快速灭活病毒,稳定样本中核酸成份(包括RNA,mRNA,DNA等),杜绝二次传播感染,保障运输及检测人员安全。
2. 可常温运输,病毒RNA在37℃条件下保存1周不降解,满足分子检测及基因测序等不同要求,确保检测准确率的同时节省运输成本。
3. 操作简单,可居家自采样,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避免采样人群聚集造成的感染传播风险。
注:如有采样管需求,
请致电 1806318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