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测 指标的诊断价值

作者: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5719
2021-12-16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引起的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常见且危害性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KD的典型临床特征为进展性蛋白尿和渐进性肾功能下降,晚期可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白蛋白正常伴GFR下降者较GFR正常者更易出现肾脏弥漫性病变、缺血性病变、肾小管间质性病变及大血管病变。虽然微量白蛋白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助于诊断早期DKD,但部分T2DM伴DKD患者并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需要更多的方法以提高对DKD的早期预测和诊断。在我国,DKD已逐渐成为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由糖尿病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症多,其生存率都较其他原因导致肾衰竭的患者更低,其中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可见,DKD的早期预测和诊断是其防治的关键。以下我们就针对DKD早期预测和诊断需要的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类的实验室诊断项目做如下介绍。


一、肾小球滤过率检测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关键指标,临床目前主要通过检测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来报告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值 (estimation GlomerularFiltering Rate,eGFR)。为了帮助临床能更准确地早期鉴别患者的肾功能损伤,eGFR的报告值显得至关重要。


二、尿蛋白检测

除外肾小球滤过率的检测外,尿蛋白的检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常肾脏的滤过过程中,肾脏通过肾小球的负电荷滤过膜屏障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来维持新陈代谢。但当屏障功能受损时,蛋白质便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随着更广泛的损伤,将会有更多更大分子的蛋白质排泄到尿液中而造成人体营养物质的匮乏。当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障碍时,小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被重吸收而出现在尿液中(见表1)。

9.png


三、展望

在普遍采用白蛋白尿筛查和评估DKD的同时,重视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识别更早期的DKD和NADKD,同时对监测DKD的病情进展、判断肾脏损伤的程度和预后以及判断治疗干预效果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最终实现DKD病人的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DKD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