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检验医学 学术会议报道

作者:IVDCHINA
2021-12-16

潘柏申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jpg

奖委员上台领奖2.jpg

获奖委员上台领奖.jpg

潘柏申教授发表开幕式致辞


9月22日上午8:30,大会开幕式拉启大幕。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崔巍教授,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关明教授担任主持人。开幕式中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AACC主席、重庆市医学会主任王振国教授、中华医学会饶克勤副会长分别发表开幕式致辞,祝贺大会召开。随后潘柏申教授还向历届为学会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员颁发几年奖章,获奖人员是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尚红教授荣获第八届学会工作杰出贡献奖,第八届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申子瑜教授、副秘书长孙芾教授荣获第八届学会工作突出贡献奖,第九届副主任委员郝晓柯教授、第九届秘书长崔巍教授、第九届常委生化组组长潘世扬教授荣获2015年度学会工作贡献奖。


本次大会为与会代表们奉献了一场高水平、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盛宴,下面小编就为各位读者奉上大会报告和部分分论坛的精彩内容。


《有关再生医学的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演讲内容纪要

首先演讲的是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王正国院士是国际交通医学会主席,《中华创伤杂志》的主编、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及外科领域委员会主任委员,还是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王正国院士致力于战创伤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五十余年,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战创伤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演讲的题目是《有关再生医学的思考》。

王正国院士从再生医学的现状以及组织工程的发展状况两个方面,对再生医学进行介绍。

《science》执行发行人兼美国科学进展学会首席执行官Alan Leshner教授的观点引发了王正国院士的共鸣:现代中国不仅经济增长快,人口也增长快,随之而来的生活方式甚至文化方面都有所改变,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更高。鉴于成熟细胞并不像原来所认为的只能定向发展,因此,利用再生医学新技术治疗烧伤、糖尿病和神经退变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获得了一定疗效。此外,生物支架也用于修复因创伤所致的组织缺损和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这都表示出了再生医学的重要作用。

王正国院士表示,再生医学有望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成为第三种治疗途径,尤其针对先天性遗传缺陷疾病和后天获得性退行性疾病。经SFDA批准的组织工程皮肤、角膜与周围神经正在临床试用中。由此可见,再生医学是生物学和医学的突破性发展,颠覆了以往传统的理论和框架,使基础研究有可能应用于临床。

王院士也指出,虽然再生医学正发展迅猛,但是其中也存在问题。一方面,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效能并不满意,一些临床疗效也不能确定,在市场的占有率还比较低;另一方面,缺乏可靠的临床安全评价体系,相应的规范和法律制约手段尚在探讨中。

再生医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干细胞、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器官移植等多个研究领域,其中,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是再生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王院士介绍,组织工程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前沿科学,其发展为组织、器官损伤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改变了“以创伤修复创伤”旧有的治疗方法。世界各国也对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心肌修复、骨组织修复等重要器官修复及产品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目前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产品涵盖了皮肤修复、骨修复、心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治疗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等五大领域。三个核心产业包括生物材料、细胞治疗及细胞与生物材料,结合的复合产品。

其中有数据显示,我国有糖尿病患者约5800万人,肝病患者约3150万人,每年等待肝移植患者约50万人,能够移植者仅5000人。等待肾移植患者40万人,获得移植者3000余人,此外皮肤烧烫伤约500万人,心脑血管病致死者约260万人,癌症160万人,恶性血液病109万人,再生医学的发展可以使得这些病人有所收益。

王正国教授强调,再生医学需要在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以及诱导重编程干细胞这三个方面进行技术研究。我国近20年的发展,在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组织构建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当组织工程发展到构建复杂器官时,需依靠信息技术v制造技术,微流体技术等手段实现器官再造。为此要建立工程化种子细胞系,重点开展组织工程膀胱,气管,食管,小肠等空腔器官及结构功能更为复杂的肝,肾,胰腺等实质器官的研究。

王正国教授提到,要特别开展组织工程产品安全性评价及标准制定。改善和提高生物材料性能重点是药物涂层支架缓释,血液相容性,仿肝素结构材料,表面生物化处理,开展生物陶瓷和生物玻璃材料,医用钛合金等表面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研究以及生物相容性的分子设计学研究。 

而对于异种器官移植来说,以猪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已被视为是可能的。为此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基因改造猪,建立超洁净猪舍,大力发展狒狒养殖基地,开展异种免疫研究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发等。

此外,王教授指出,要面向健康需求,确定优先领域,建立符合国情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调整再生医学研究模式,建立需求驱动型转化体系,以临床需求为根本驱动力,以学科交叉合作为手段,全面、系统地开展目标明确的基础和临床一体化研究。改革转化研究管理方式,设置转化医学专项基金,有规划的建立系统、开放的再生医学转化研究团队,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及质控体系。

最后,王正国教授表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悲观失望,困难虽然很多,但前途十分光明。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再生医学必将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王国正教授正在演讲.jpg

王国正教授正在演讲


《个体化医学检测的临床应用与质量管理》

——中国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尚红教授演讲纪要


尚红教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检验科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尚红教授的演讲的《个体化医学检测的临床应用与质量管理》就针对个体化医学检测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相关质量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介绍。

尚红教授介绍,精准医疗就是精确诊断配以实施准确治疗。随着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不断发现和检测技术多样化的发展,对人员、技术、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精确诊断需要借助基因组,蛋白质组等技术,对人群和疾病进行精确分类和分型,以便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

准确治疗需要正确的药物对应正确的病人,并配以正确的剂量。因此,个体化医学检测是实施精准治疗的基础。个体化医学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疾病预防,疾病诊断,个体化治疗,预后判断四个方面。

尚教授强调,在疾病诊断方面,主要通过病原体诊断、肿瘤诊断、分子分型和耐药性检测等技术手段进行个体化治疗。通过药物反应,疾病复发情况进行预后判断。个体化医学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能够保证快速诊断,明显缩短窗口期,利于鉴定培养困难的病原体。

尚红教授表示,HCV基因型/亚型不同,针对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当耐药葡萄球菌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成为全球共同面对公共卫生问题时,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以在6小时内的黄金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耐药基因检测可以指导临床正确用药,降低耐药株传播,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蔓延,减少社会医疗成本。目前国内外HIV感染率,死亡率仍呈增加趋势,无有效疫苗,而且不能治愈。HIV核酸诊断的临床应用就可以通过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疾病进程预测,耐药监测等方面实施更好的诊疗。

尚教授强调,HIV核酸诊断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新生儿感染诊断时,抗体检测阳性不能反映新生儿是否为HIV携带者;对于新近感染者在窗口期时,抗体尚未产生和抗体浓度过低,都不能应用抗体检测。当病毒特定抗原发生突变,很少产生和不产生相应抗体,都会导致抗体检测假阴性。

尚教授还提到,HER2基因过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预后不良,HER2+患者针对性用药,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期。PD-1/PD-L1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引起免疫逃逸。PD-L1高表达,增强肿瘤转移能力会导致死亡率上升,而PD-1抑制剂是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液体活检是个体化医学检测的新进展,CTCs标志物的出现,使得监测更具有实时性。CTCs 作为新肿瘤标志物,也被用于分析其基因特征,帮助匹配患者合适药物,优化治疗方案。FDA也批准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检测。CFDA批准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检测,为肿瘤的发病风险预测,早期诊疗和疗效监测等提供了非侵入性检测手段。

其次,尚教授从质量管理工作方面介绍道,检验医学是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的桥梁,充分的分析性能和临床验证可以转化为临床应用,造福大众。目前,检验医学已经具有成熟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分析性能验证、临床验证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保证了医疗质量,提高了诊疗水平。常规分子检测质量不仅保证检测水平持续提高,而且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高, 这使得室间质评实验室数量逐年增加。尽管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前期问题。

尚教授提到,在开展科室方面,存在多数无规范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检测方法缺乏临床评估,缺乏质量控制。对于检测试剂更是缺乏技术规范质量控制及监管,50%以上的实验室都是采用自配试剂。这些问题导致很难保证检测质量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存在医疗风险和隐患。

为了使测序技术所获得的序列和结果分析能够正确指导临床决策,需要针对测序的全过程,包括样品处理,检测步骤和数据解读等诸多方面进行标准化指导。对于肿瘤个体化基因检测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也需要进行具体要求,包括介绍常用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样本类型,结果解释,临床意义,用药意义和局限性等诸多方面。

从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出发,对适应人群进行标本采集、处理、检测、结果报告与解释。 室内室间质控需要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

尚教授最后表示,精准医疗作为新型的医疗模式,是当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尽管个体化医学检测仍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它的发展仍为疾病的精准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尚红教授发表演讲.jpg

尚红教授发表演讲


《美国临床实验室主任及检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临床职责》——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中心殷晓鸣教授演讲纪要


殷晓鸣教授加入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成为Louis Y.Mazzini病理学冠名教授,并任病理和检验系分管检验只副系主任及印第安纳大学医院系统之病理和检验中心实验室主任。此次大会殷晓鸣演讲的题目是《美国临床实验室主任及检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临床职责》

殷晓鸣教授主要讲述了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相关内容、试验的等级设置以及实验室人员的职责等几个方面。

殷晓鸣教授首先阐述了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1988版部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CLIA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室检测的质量;2.CLIA明确了临床实验室,人员,检测类型,检测性能,能力验证,实验室认证和认可等各方面的要求;3.CLIA规定了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资格职责,以及人员结构,使得实验室管理更加标准化。

殷教授表示,高度复杂实验室对于人员通常有以下几点要求:1.实验室主任和临床顾问必须有博士学位。2.技术主管最低可以是学士学位,一般主管和检测人员大专学历也可。3.高中文凭的检测人员需要有特殊要求或培训。

殷教授强调,在临床实验室进行的检测项目可分为豁免和非豁免试验。非豁免试验进一步分为中度复杂性和高度复杂性的检测。执行这些检测的实验室和医疗单位需要有CLIA证书,并且需要满足CLIA质量标准。殷教授介绍FDA可以给予豁免的试验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法规中列出的任何检测;2.制造商和生产者申请豁免的符合法定标准;3.制造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验证;,4.该检测系统以满足豁免条件的检测项目其次由FDA通过家用检测系统。

对于有实验室自身开发或按已批准制造商的说明书修改的检测项目(LDT),基于CLIA法规在复杂性分类上默认为高度复杂性项目。

殷晓鸣教授提到CLIA法规制定的评估标准有以下方面:1.看进行试验所需知识多寡和难易程度来评估,越难分数越高,最高为三分。2.进行试验需要的培训越是必要分数越高,最高评分同样是三分。3.试剂和材料处理越是难以保证稳定可靠分数越高,最高评分仍是三分。其次分别从操作步骤特点、校准,质量控制和熟练水平测试材料以及测试系统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等7方面分别对试验难度进行打分。依据这些标准,算出总和的分数确定检测项目的复杂性。总分小于等于12的被评为中度复杂性,总分大于12的为高度复杂性。

殷晓鸣教授介绍,获得医学学位的实验室主任需要经过以下几方面培训:1.在LCME认证的医学院完成医学教育或者获得ECFMG认证的外国医学学位;2.在病理学完成住院医师培训或者在检验医学完成ACGME认证的专科培训项目;3.通过专业学会认证的考试,还要获得实验室的医学执业证书。

医疗初次认证需要由美国医学专业联合理事会(ABMS)进行。在大学和学院完成四年的医学预科教育,并从有资质的医学院校获得医学学位,且完成三到五年由ACGME认证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全职工作经验,提供项目主管出具的认证书,还要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无限制的医疗行医执照以及通过由ABMS成员委员会组织的书面或者口试考核才可以得到医疗初次认证。

殷晓鸣教授讲实验室主任的职责问题时介绍道,实验室主任负责包括行政,人员,操作,技术,方法,财务 监管,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实验室的环境和安全,医疗,性能测试等各个方面。还要能够执行GS,TS,CC和TP的职责,或者委托这些职责给他人,并且承担实验室的最终法律责任。检验技师是临床实验主要的检测人员,执行多样的临床检测,将关键的检测结果通知临床,检查确认以及交互LIS系统,执行性能测试质控,保持检查能力、仪器操作,接触行业技术代表。在美国,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是为了使其承担不同的临床职能,受CLIA88管理,由认证和认可机制保证,同时是其医疗实践以及培训费用报销所要求的。实验室主任的职责是多样性的,包括医疗科学管理规章预算和运行等多方面,实验室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因此不能在临床实践中随意更换。

殷教授强调,将来实验室主任可能需要限定为医学博士医师和哲学博士实验室研究人员,需要他们有合适的培训证书以及定义相应职位的临床职责。长远来看,这个改变需要建立相应的住院培训和专业学会培训项目,使其获得合适的培训证书。检验医师和临床相关人员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利于临床交流促进临床咨询的开展。有利于检验科作为临床科室发展检验全科人才的常规培养,有利于检验各专科之间的交流产生交叉口学,有利于提高检验的地位,改变检验不足轻重的辅助科室的陈旧观念,以及后继人才配备缺乏的困境。

殷教授认为了解这些问题会有利于中国检验界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提高检验为临床服务的功能,为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化做好人才上的准备。

殷晓鸣教授发表演讲.jpg

殷晓鸣教授发表演讲


《检验医学一致性的现状与展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潘柏申教授演讲纪要


潘柏申教授是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研究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他本次的演讲题目是“检验医学一致性的现状与展望”。

潘柏申教授首先在演讲中,回顾了迄今为止检验医学在“一致性”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以及目前正在推进中的“一致性”计划和未来的愿景。接着简述了“一致性”和“标准化”的具体要求,最后对检验医学一致性的宏伟蓝图表示期待。

潘柏申教授首先讲到,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检验质量是检验医学的生命,对于确保正确的诊疗决策和有效的卫生保健,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化”和“一致性”共同的目标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及分析系统上得到的检测结果具有分析质量和临床要求上的等价性,两者的区别在于“标准化”用于可溯源至参考测量程序和/或一级参考物质的检测项目,“一致性”则用于尚未达到溯源性的检测项目,但仍可通过新鲜标本比对与校准等方法达到检测结果的临床等价性。因此,检验“一致性”是检验医学质量的重要基本组成部分。

潘柏申教授接着针对一致性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前阶段急需实现一致性的环节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标本的采集、标本转运与处理、病人的前期准备、对不合格样本的管理、患者确认、儿童和新生儿的样本等。

检验项目申请环节,实现一致性的措施包括删除过时和无用的检测项目(如心肌酶谱等)、修改检验项目申请列表、制定和推广实践指南(例如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建议)、对复杂与昂贵的项目申请权限控制(例如全外显子测序)、限制重复检查(例如对临床决策支持工具设置最短重复检查时间间隔)、有效的reflex规则、提供POCT使用的建议、、行动与费用数据的定期反馈、宣传教育、检验项目名称标准化等。

标本的采集环节,可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颁布《世界卫生组织采血指南:静脉采血的最佳操作》,或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文件CLSI H3-A6和其他国家的标准指南来执行。EFLM WG-PRE对标本标示提出了一下建议:1.医疗卫生机构应对标识错误持零容忍态度;2。至少使用2个(3个更佳)独立的患者信息进行标本标识,其中1个为患者全名;3.应当面与患者核对信息和标本标识;4。医疗卫生机构应制定有关确定患者信息和标本标识的SOP供所有采血人员遵循;5.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标本标识错误的监控系统并减少错误的发生率;6.应对所有采血人员进行继续教育;7.EFLM成员学会应采纳以上建议并在国内推广;8.CLSI、ISO等标准制定组织应在修订其指南时参考以上建议。标本转运与处理环节,需要注意标本采集检测的时间间隔,转运过程中的包装与摆放位置,鉴定与记录退收标本,保证标本存储的温度与时间,和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分析中阶段实现一致性,实现标准化面临了不少困难,其中包括:1.仅约80个检测项目建立了参考测量程序且多数为临床生化检测项目。2.某些一级参考物质与临床检测标本差异巨大,缺乏互通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临床检测标本室无数复杂分子的混合物;一些分子具有不同的亚型;反应疾病状态的特定分子(或亚型)尚未被明确定义;不同检测方法对相似分子的鉴别能力存在差异。例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具有七种亚型,妊娠与生殖细胞肿瘤增高的hCG为不同亚型。

潘柏申教授也举例讲述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对于分析后阶段的一致性,包括建立参考区间、医学决定水平、生物学变异、参考变化值、解释性备注、危急值报告等方面。

潘柏申教授表示,建立通用参考区间一般要求包括:1确定检测项目;2.确定检测方法及其准确度特异性方法间的差异;3.考虑重要的分析前差异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4.确定参考区间的取值范围;5要通过数据来源,数据挖掘和可接受的偏差标准几个方面来描述选择通用参考区间的循证依据;6.考虑年龄,性别等分组;7.确定数据保留的位数;8.考虑参考区间的临床意义;9.考虑通用参考区间;10.记录与实施。。

早在1972年,Lundberg最先对危急值进行定义。一旦出现质量的检验结果就需要将其立即报告给临床医生,以便其立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否则会因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关于危急值的报告,AACB危急值管理指南有以下规定:1.使用者商讨制定危急值项目;2具有确保危急值结果能被及时发现的程序;3.与使用者商讨制定危机值报告的形式;4.与使用者商讨决定负责接收危急值报告的人员;5明确需要报告给接收者的信息;6开发能确认危急值被准确接收的系统;7确保危急值报告能被记录;8具有与使用者共同维持和监控危机值报告管理制度的程序。

潘柏申教授发表演讲.jpg

潘柏申教授发表演讲


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报告的题目是

“新时代更需要新医学的指导”


贺院士围绕时下比较时髦的三种医学展开报告,即转化医学、个性化医学和精准化医学。转化医学是指把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能够为临床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或产品,转化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服务。1996年,转化医学出现在《柳叶刀》杂志上。2003年,《转化医学杂志》问世。来自200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1979年-1983年间六大权威医学期刊包括《科学》、《生物化学杂志》、《细胞》、《实验医学杂志》、《自然》和《临床研究杂志》共刊登了101篇明确声称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文章,20年后只有5项研究获准应用于临床,仅1项显示了重要价值。由于对转化医学几乎无法标明目标,因此,它只能被称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类激励“口号”。个性化医学又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双鞋可以满足所有大小的脚,也没有一种药品或食品可以适应所有的基因型。个性化用药就是每人一个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药物基因组学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指导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自去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以来,“精准医学”概念席卷全球,似乎预示着精准医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美国版的精准医学不应在中国的土地上照搬照用,而是需要根据具体国情,发展好中国版的精准医学。目前,尽管人类拥有了历史上最高明的诊疗手段,但是在面对复杂疾病的诊疗上医生依旧力不从心。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有的医术水平无法看清疾病深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类启动了伟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此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和数据扑面而来,在遗传咨询的纽带作用下与临床疾病特征有机地结合后,促使人类有可能更好地和病魔作斗争。这就是新医学要做的事,形势迫使“新医学”横空出世。总体来说,精准医学是新医学的基础,遗传咨询驱动新医学的进程,而新医学才是解决人类健康的钥匙。

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jpg

中国科学院贺林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报告的题目是

“国际视野下思考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提升策略”


感染的诊断、治疗、预防“三位一体”培训,能促进多学科合作,提升感染病处置能力。胡教授认为我国感染管理的提升策略有7点。第一,重视岗位能力训练,让懂感染的人来负责感染管理。感染预防的核心能力包括感染性疾病过程的识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感染病原的传播,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和沟通(领导力),以及教育和研究。第二,升级医疗操作常规,让基础感控技术全面融入SOP。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工作在于预防插管相关感染,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预防血源性病原体(BBP)感染,和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第三、出台配套政策法规,保障循证感控措施的实施。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自2008年10月1日起停止支付部分医院感染诊疗费,比如插管相关尿路感染、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第四,融入ASP管理团队,促进抗菌药和耐药菌专业管理。ASP是指抗生素管理计划(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胡教授详细解读了2016年4月《临床感染疾病》杂志中对于实施抗生素管理计划的几点建议。比如,对于接受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建议医院开展针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PK)监测并调整方案。第五,树立正确感控理念,科学对待处置感染爆发事件;胡教授通过一系列感染爆发事件举例,强调保持警惕性是医院感染爆发的早期发现前提。我们要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不能为了某些机会而不愿意报告事件。第六,培养“微生物思维”,倡导精准科学的感染预防措施;没有针对病原体特性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导致防控过度(浪费)或防控不足(风险)。如血液透析中心医患通道分开是否必须?一切没有涉及或不能具体到微生物的感控活动,只能算是基础感控或低级别的感控。第七,扶持感染防控研究,促进感控团队的全面能力建设。最后,胡教授指出中国感控不能再用“小米加步枪”的知识,去打一场现代化、高科技感控战争了!好的临床医生必须懂感控,好的感控人员必须懂感染。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jpg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


IFCC主席Maurizio Ferrari博士报告的题目是

“检验医学的新趋势-P4医学”


自基因组计划开始人类获得了巨大的基因组学成就。基因组学革命促进了新病因病理学机制的鉴别和疾病再分类,带来了疾病预防的新机遇、治疗新方法和个体化医疗。个体化医疗是一个依据临床特征、遗传背景、基因信息和生活环境对个体进行医疗保健服务的研究领域。它是一项以证据为基础、针对单个患者、从健康到疾病的连续、综合、协调的医疗保健服务。个体化医疗取决于多学科医疗团队协作,共同促进健康和社会福利、病人教育及满意度和定制的疾病预防方案、检测和治疗。个体化医疗借助基因组学利用分子学特征详细了解疾病,从而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优选出预防卫生保健策略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个体化医疗的中心目标是针对每一个体优化医疗服务和疗效,包括定制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治疗方案、药物种类和剂量和疾病的预防策略。

药物遗传学,用病人的遗传背景信息解释/预测药物反应。药物代谢酶活性的个体间差异可以(部分地)解释药物反应的个体间差异。1994年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药物不良反应是第四大死因。个体化医疗在疗效和风险之间达到巧妙平衡。

P4医学,代表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P4医学不同于循证医学,它是主动的,个性化的,不仅重视疾病,而且重视健康。它涉及到患者个体大量数据的产生、挖掘和整合,从而产生预测和可操作的健康和疾病模型。在单个人水平(不是人口平均数)上进行患者大人群分析,从而产生病人群体的量化分层,并建立未来的预测医学。它需要患者驱动的社会网络。

此外,个性化组学分析(iPOP,integrated personal omic profiling)被认为是改善医疗道路的垫脚石。然而,基因组学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检测意识、临床实施、证据框架、和伦理问题,以及报销、医生和病人教育、和管理等。

IFCC主席Maurizio Ferrari博士.jpg

IFCC主席Maurizio Ferrari博士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总医院Alan Wu博士报告的题目是

“向公众倡导临床实验室检验价值”


临床实验室检测在提供为了解决某一患者的医疗问题而做出治疗决策所需的客观信息中发挥重要作用。病历中包含的约70%信息由临床实验室数据组成。1960年,美国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花在医疗保健上。到2014年,这个比例增加到17.5%。目前在美国以及数年后在中国,医疗保健预算将会削减。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临床实验室检测的价值,而这个领域将会是削减的目标。最有效的防卫就是使公众了解实验室检测对其医学结果的重要性。

一种方法是让患者实际参与到治疗决定中来。患者参与医疗决定或许可以减少对中国医生的犯罪事件。对中国医生的暴力行为不断增加,原因是疗效不满意,对治疗不切实际的期望。教育是减少攻击的关键。利用网络,患者可以了解他们所做的大部分实验室检测及其检测结果的意义。另一种方法就是讲故事,将科学和医学信息转化成非医务人员能够理解并且足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语言。“故事比统计数据和‘子弹头’式演讲更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更容易被长久而准确地记住。故事使大脑出现“一副正在发生的画面”,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好像我们身临其境”, 管理顾问Lori Silverman在2015 AACC专题演讲上如是说。如果实验室医学的价值被公众广泛所知,那么法律和政策制定者将维持或者增加报销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比如书、电视剧,向学生、社会公众倡导临床实验室科学的重要性。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总医院Alan-Wu博士.jpg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总医院Alan Wu博士



微生物学组“微生物学检验与临床”

主题分论坛


分论坛由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副院长马筱玲教授和深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吴文苑教授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发表演讲。


张文宏教授的演讲题目是

《发热查因中临床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


张教授介绍到临床上把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2次或以上超过38.3℃,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称为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这组重要疾病由于其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发现已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在原因不明发热已报道可引起FUO的病因超过200种,其中感染性疾病是重要的病因。在演讲中张教授列举了3例华山医院感染科接诊的FUO病例诊治经验,指出实验室微生物检验人员需要具备强大的传统培养鉴定能力与较强的免疫学检测结果解释能力,具备快速便捷的分子生物学初筛能力、和进一步提供完善病原学依据的能力,才能更好应对临床各种疑难病例的挑战,及时快速地帮助临床对FUO做出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徐英春教授的演讲题目是

《艰难梭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艰难梭菌是专性厌氧、革兰阳性粗大芽孢杆菌,可产生三种毒素A、B,和二元毒素CDT。艰难梭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粪便存在艰难梭菌不等于艰难梭菌感染。艰难梭菌感染是由致病性艰难梭菌过度繁殖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并释放毒素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CDI)。CDI通常由长期或者不正规使用抗生素引起,轻者引起腹泻,严重者引发伪膜性肠炎,且常伴有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艰难梭菌感染在美国每年可导致25万人感染,1.4万人死亡,10亿美元的额外医疗负担,美国CDC在2013年总结中把艰难梭菌感染列为“微生物导致公共健康威胁”紧迫级的首位。在我国,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份研究显示,在416份临床送检标本中,有80例产毒素艰难梭菌,占19.2%。长沙7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中21例CDI,占30%。近年来发现的新流行毒株Ribotype027产芽孢量增多,高产毒素A及毒素B,也产二元毒素,tcdC基因(终止子)片段缺失,对氟喹诺酮类及红霉素类高度耐药。Ribotype027型艰难梭菌在2012年和2013-2014年于北京某医院出现小规模暴发。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GDH(谷氨酸脱氢酶)检测、培养法、毒素试验和基因检测等。GDH是所有艰难梭菌高水平表达的代谢酶,可作为一种高度敏感的初筛试验。GDH试验阳性还需要进一步检测毒素。培养法采用CCFA培养基厌氧培养,敏感性较高,周期较长,但不能区分菌株是否产毒素,主要用于流行病学分型研究或用于暴发流行调查。毒素检测常采用酶免疫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但敏感性较低。基因检测主要采用PCR方法检测患者粪便样本鸿的毒素基因,该方法敏感性高、但成本也高。


微生物学检验新知识和新技术分论坛


微生物学检验新知识和新技术论坛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主任刘文恩教授和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兼检验科主任谢鑫友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辉教授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府伟灵教授担任学术演讲嘉宾。


王辉教授演讲的题目是

《CRE:非同一般的多重耐药菌》

CRE是指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常常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对其关注度也很高,2013年美国CDC将CRE列为紧急威胁。CRE不是一般的多重耐药菌,这是由于:1.肠杆菌科细菌是人类胃肠道、各类感染最重要病原菌;2.所致感染病死率高(50%以上);3.广泛耐药,治疗方案有限仅剩替加环素、黏菌素可用;4.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可在不同种的肠杆菌科菌间穿梭,而肠杆菌科有70个种;5.耐药转移速度快,可从院内转向社区。CRE耐药的最主要机制是产生了碳青霉烯酶,其中最主要的是KPC型酶、NDM型酶的产生。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的数据显示,从全国而言,CRE总体水平还较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个别省市、医院发生暴发,亟需早期干预,包括早期快速诊断技术和综合防控预警体系。王教授最后总结到,CRE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还要特别关注KPC-2 ST11、NDM菌株。早期快速诊断、实施落地的集束化感控措施至关重要。主动筛查、严格的接触隔离、环境消毒是避免CRE传播的重要措施。治疗的路径需要根据MIC进行,联合治疗非常重要。


府伟灵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无标记技术在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府教授介绍到目前常用的新型细菌检测方法有MALDI-TOF/MS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MALDI-TOF/MS(飞行时间质谱)是基于细菌培养后纯菌落的电荷比,但是灵敏度较低。分子学方法是讲细菌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后检测,容易导致假阳性结果。活细胞有标记检测技术主要有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这些方法都面临着样本制备复杂、对离体或在体活细胞存在细胞毒性、只能检测生物大分子或细胞的群体行为,无法在同一时间节点获得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变化、相关仪器设备和试剂价格昂贵等问题。传统无标记检测技术主要有超声影像、CT、磁共振技术等,都难以获得生物体分子和细胞层次信息,并存在一定的电离辐射危害。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一股THz波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热潮,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机构日益增多,研究成果稳步增长。THz波有无标记检测活细胞的物理特性和频谱优势,穿透能力强,可探测离体和在体活细胞,并在同一时间节点平行分析活细胞内的多种生物大分子。损害程度小,活细胞THz表征波普和成像模式可真实还原活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信息。简而言之THz波包含其它电磁波段无法探测到的生物大分子信息。


每种生物大分子均有特定的THz波谱指纹,THz波可穿透整个细菌,以纯物理过程获取细菌的生物大分子信息,通过解析THz波谱,可区别不同细菌的分子结构、组成和丰度差异,实现细菌的无标记直接检测。利用胞内水检测可以鉴定细菌种属。通过THz吸收系数和介电常数可以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区分开来,这主要和其胞内水含量不同有关。THz技术具备“图谱合一”快速鉴定病原体的独特优势,以不同细菌繁殖体细胞为标靶,通过连续波THz成像系统和特制检测微孔板,在10min内实现对不同细菌单菌落的快速识别。由于活菌、死菌和菌粉三种不同状态细菌间含水量有明显差异,THz波还可鉴定细菌不同生存状态,有望构建临床微生物药敏分析新方法。

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实验室检测论坛


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孙自镛教授和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黄山教授主持。台湾大学医院检验医学部薛博仁教授和第三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饶贤才教授担任演讲嘉宾。


薛博仁教授演讲的题目是

《人体微生态与耐药性细菌变迁》


薛教授介绍到由于在人体正常胃肠道中存在许多正常且对人体有益的共生菌丛,这些共生菌丛在患者因为临床感染症状而接受抗生素治疗时,同样也会受抗生素的影响而减少,进而让其他不属于正常肠道菌的耐药性致病菌因此有机会再肠道繁殖生长,造成所谓耐药性细菌的肠道定植(gastrointestinal tract colonization),这种耐药性细菌在肠道的定植包括MRSA,耐药性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及许多的多重耐药性革兰氏染色阴性菌(Enterobacteriaceae,Pseudomonas aeruginosa,Acinetobacter),也都同样被观察到有肠道定植的现象。而这些定植的耐药性细菌在住院病人因免疫功能低下或侵袭性检查和治疗的干预下,可能导致感染。所以如何维持肠道或甚至呼吸道微生态的平衡,对耐药性细菌的感染控制是有正面影响的。例如在探讨以往针对MRSA的去定植疗法为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时,MRSA的肠道定植或许是一个必须同时考虑的重要因子,因此要达到更有效的去定植效果,就必须跳脱以往单用抗生素的思维。新的去定植概念是组合式根除治疗(eradication bundle treatment),即在过去局限于表面去定植(surface decolonization)的基础上,合并服用益生菌(probiotics)达到肠胃道去定植(GI decolonization),以及同时对可能遭到MRSA污染的居家环境进行除污除菌,可以达到减少MRSA定植的加成效果。


第三军医大学的饶贤才教授演讲的题目是

《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葡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机制研究》


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的出现和流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常规的临床检查少做,漏诊率高。与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VRSA)相比,VISA的分布广,流行率较高,形成机制复杂。1996年5月,日本Hiramatsu课题组从一名有先心病的4岁女童身上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VISA(VI-MRSA),Mu50,该菌株无vanA等基因,万古霉素MIC=8ug/mL。随后,VISA在世界各个地区均有报道。研究发现,金葡菌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VRSA)和突变累积(VISA)产生万古霉素耐药。VISA具有细胞壁增厚、自溶下降、毒力降低等共有特性。VISA形成涉及数十种基因的数百种突变,且突变具有累积效应。VISA基因突变与共有表型之间的黑匣子可能是中心代谢的偏移。涉及金葡菌中心代谢的关键调控分子均可能参与VISA形成。从VSSA出发,经过系列遗传操作重构VISA表型是深入探讨VISA耐药发生机制的重要策略。

饶教授的实验室也从一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ST239型VISA(XN108,MIC=12ug/mL),经检测,其生物学特性符合VISA特征。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其基因组存在46个点突变,其中GraS(T136I),RpoB(H481N)和Walk(S221P)可能与XN108的万古霉素耐药性相关。将Walk(S221P)替换到敏感菌N315可使细菌的万古霉素MIC从1.5mg/L上升到8mg/L,而将XN108的Walk(S221P)回复突变为Walk(P221S)则使其万古霉素MIC从12mg/L降至4mg/L。利用重组蛋白进行体外磷酸化分析发现Walk(S221P)自磷酸化能力下降,导致WalR磷酸化(激活)水平降低,凝胶迁移实验(EMSA)证实Walk(S221P)诱导磷酸化WalR对其下游靶基因lytM启动子的结合能力下降,这可能是XN108发生万古霉素中介耐药的主要原因。



微生物实验室建设与能力提高分论坛


分论坛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张莉萍教授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副院长戴二黑教授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微生物室主任胡继红教授、青海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阿祥仁教授担任演讲嘉宾。


胡继红教授的演讲题目是

《临床微生物室建设及能力提高——任重而道远》


胡主任介绍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担负着三个使命:满足临床抗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医院感控的技术支持;为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监测提供数据。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微生物学组马筱玲教授等专家组织制定的《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简称《共识》)即将发表。《共识》从环境和设备、人员资质、检验技术、质量和服务、检验各阶段程序、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和性能验证、能力验证及生物安全等方面,针对二级和三级医院微生物室做了不同程度的要求。为了解目前临床微生物室现状,2016年7月《全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评年会》做了问卷调查,3天内748人完成答卷,来自三级医院68.7%,二级医院27.4%;实验室固定人员1-3人占58.5%,4-5人占23.4%;微生物室面积小于60㎡占40%,60-160㎡占46%;81%的基础设备可满足工作要求,而无菌体液检验所需细胞离心机占25%,严重影响标本检验质量。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也存在不少问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能力调查发现,二级医院必备染色技术开展率:墨汁染色84%,棉兰染色40%;六胺银染色7%(三级医院必备);要求能够开展苛养菌、厌氧菌和酵母菌的药敏试验,但很多进口试剂购买困难。非培养技术PCT、内毒素试验、G试验、GM试验、T-spot开展率在21%-58%;荧光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开展得更少,说明实验室对于难培养病原体的检测能力非常有限。调查总体显示,目前我国临床微生物室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实验室面积明显不足、大多数微生物室检测能力亟待提高,任重道远。


阿祥仁教授的演讲题目是

《青海地区微生物室建设现状及耐药性检测数据分析》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6860米。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全省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状况参差不齐。目前青海省三级医院都建有相对完备微生物实验室,担负着临床病原菌的检测、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医院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但是各州、县级医院检验科并没有具体的专业分组,更没有固定的微生物检验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着人员和设备配置不到位的状况,大部分实验室连细菌鉴定仪和药敏分析仪等设备都没有。阿主任的实验室分析统计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间青海省耐药性检测数据,检出格兰阳性球菌前五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屎肠球菌;格兰阴性菌排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均与全国检测数据一致。检测到的耐药菌株主要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屎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采编:王小茜、姜妤、葛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