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A1c EZ 2.0) 在糖尿病基层管理中的应用及优势

作者:莫芳芳 姜广建
2021-12-16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糖尿病管理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与糖尿病诊断、监测的另一指标——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的生物学变异性小,不受检测前饮食及服用药物的影响,且检测结果重复性好,更为精确,因而在临床上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多国的糖尿病学会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首选指标[1]。目前在中国,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尚未得到很好的标准化,因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2]仍未将糖化血红蛋白列入诊断指标,但《指南》肯定了糖化血红蛋白在我国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医院开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格质量控制,正常参考值在4.0%~6.0%的医院,HbA1c≥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

经过多年发展,有多种方法已经被成熟的应用于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中。其中公认的参考方法为国际临床化学与医学实验室联盟(IFCC)推荐的限制性Glu-C蛋白内切酶水解,并用HPLC串联质谱或串联毛细管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测量,这种参考方法为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但因为过于复杂而临床实用性不高。

1983~1993年美国开展了“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的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采用HbA1c评估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得出了HbA1c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的研究结论,奠定了HbA1c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该项临床研究中,采用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另有硼酸亲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也能获得相似质量的检测结果)进行HbA1c检测,从而被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作为参比方法。同时由于该方法具有非常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所以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成为临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的床旁检测(POCT)能够提高医患沟通效率,增加患者依从性,而被认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POCT设备具有使用便捷、检测快速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在国家推行分级诊疗战略和慢病管理向基层下沉的方针指引下,POCT设备已经成为基层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估的重要工具。

在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检测领域,NGSP和IFCC的认证被认为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最权威的性能评估体系。在国内,从2014年开始,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一些重要文件也陆续出台并生效。其中包括2014年12月发布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专家共识》[3],2014年6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并于2015年7月1日生效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医疗器械行业标准[4],以及2015年6月由国家卫计委发布,并于2015年12月31日生效实施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卫生行业标准[5]。

上述的专家共识和行业标准,对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按照笔者的总结,主要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1)溯源方面,测定结果应可溯源至IFCC参考方法,应通过NGSP认证;

2)正确度方面,要求测试值与可接受参考值的绝对偏差在±0.5%以内,或相对偏差在±8%以内;

3)精密度方面,要求室内变异系数(CV)小于3%。

此外,对于一种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应该对常见的干扰物质,例如变异血红蛋白HbS,HbE,HbF,以及乙酰化血红蛋白,氨甲酰化血红蛋白,高血脂等有较高的容忍度。同时一个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其试剂或测试卡的批间差控制也尤为重要,最好能控制在3%以下。

参照这些国家标准,审视目前市场上的糖化血红蛋白POCT设备,不难发现,能够满足以上几条主要标准的糖化血红蛋白POCT设备十分稀少。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基于免疫比浊法的特定蛋白分析仪,或者基于免疫荧光法的POCT分析仪都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但免疫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的变异系数较大。部分基于酶法和免疫法的POCT设备,因为方法学的限制,所用试剂要求全程冷链运输和保存,且有效期短暂,也限制了其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和正常使用。

2010年,荷兰的Lenters-Westra E等对八种常见的糖化血红蛋白POCT设备进行了独立评估,结果只有两种能够满足CV<3%的要求。In2it,Quo-Test,A1CNOW,Clover,InnovaStar以及Nycocard等设备均达不到CV<3%的标准,而所有被评价的设备,均存在试剂批间差过大的问题[6]。这次独立评价的结果也被中国2014年发布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专家共识》所引用。

探究目前糖化血红蛋白POCT检测方法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方法学的优劣决定了糖化血红蛋白POCT设备的临床检验性能。糖化血红蛋白最常用的的检测方法是基于电荷性质差异的离子交换法

和基于结构性质差异的硼酸亲和法。“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正是在一台如手机大小的POCT设备上,利用侧向层析色谱法的方式,集成了离子交换法和硼酸亲和法两种方法学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从而获得了超出一般POCT设备的检测性能[7]。

如图1所示,“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利用特征波长的光源,特异性地对结合在层析膜上的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定量检测,并利用比值法精确定量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这种方法学能够大幅度提高测试的信噪比,从而获得更精准的结果。

无锡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jpg

图1“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的检测原理

以“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参加2016年IFCC认证和NGSP认证的结果为例。2015年11月“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用AP15101204批次的试纸条参与了IFCC认证,测试结果见下表。

图1.png

24个测试值与标准值的绝对偏差均在±0.5%以内,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所有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全部落在±7%之内,其中23个测试值的相对偏差在±6%之内。

在刚刚完成的2016年度NGSP认证中,“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也取得了佳绩,利用AP15120805批次的试纸条对40个血样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40个测试值与标准值的绝对偏差均在±0.5%以内,满足国家标准的

2.png

3.png

要求,所有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全部落在±7%之内,其中38个测试值的相对偏差在±6%之内。

从上述两次认证的结果来看,“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的准确度完全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的CV值一直稳定在2-2.5%的水平,各批号试纸条之间的批间差普遍控制在3%以内,也保证了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的另外一大优势是试剂可以在常温下保存达一年时间,尤其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推广使用。

另外与“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配套使用的APP已经上线。这套系统简便易用,除了能够自动连接测试仪接受每一次测试数据之外,更能方便地对所有历史测试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医生可利用该系统进行糖尿病患者的院外管理,大大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管理水平。

因为“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的临床表现和诸多优势,从2014年4月上市销售以来,目前已经在全国超过四千家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并出口到全球43个国家,日益成为基层医院糖尿病筛查、诊断和管理不可或缺的利器。


总结: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的筛查,诊断,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调整等方面的临床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承认。伴随着新形势下国家分级诊疗战略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管理被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在正确度,精密度,批间差等各方面都达到国家标准,而在便利性上又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要求,我们相信“博唐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系统一定能为我们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慢病管理做出贡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Use of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abbreviated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

3.《201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年12月第6卷第12期

4.《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YY/T 1236-2014)

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WS/T 461-2015)

6.Six of eight hemoglobin A1c point-of-care instruments do not meet the general accepted analytical performance criteria. Clin Chem. 2010 Jan;56(1):44-52. doi: 10.1373/clinchem.2009.130641.

7.Developing a separation matrix for measuring percent HbA1c. IVD Technology March/April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