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东方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盛大开幕

作者:DDM
2021-12-16

医学前沿-1.jpg

大雪时节,上海开启雨雪模式。然而,东方检验为初冬时节的魔都增添了一抹亮彩。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的“第七届东方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于2018年12月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范列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学锋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区的专家学者、检验界德高望重的突出贡献者以及媒体企业代表等纷纷到场参会!

医学前沿-2.jpg

开幕式伊始,首先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李莉教授致辞。她表示为了展现检验医学在“健康中国”大战略中的责任与担当,本次大会仍沿用上一届“健康中国,检验先行”的主题,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大数据医疗领域中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对检验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以及新医改模式下检验医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李莉教授代表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向支持检验医学事业发展并为此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前辈、检验同仁、企业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并祝愿新一届检验医学分会继往开来、再铸辉煌。随后,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成彬教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中国老年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和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分别致辞。

医学前沿-3.jpg

医学前沿-4.jpg

2018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年度奖项颁奖仪式也在开幕式环节中隆重举行,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关明教授做颁奖主持嘉宾。学会分别设置科普新星奖、科研合作奖、优秀青年科研成绩奖、优秀论文奖以及主委贡献奖,以此奖励为上海检验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检验工作者。


开幕式结束后开始大会前瞻性报告,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成彬教授、全军检验专科中心主任府伟灵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潘世扬教授主持。

医学前沿-6-尚红教授.jpg

首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尚红教授,从HIV精准干预和预防、精准监测、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几个方面展开《HIV感染与精准医学》的报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2020年实现三个90%”,即90%HIV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90%被诊断的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90%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保持病毒抑制状态。然而我国仅有68%的感染者确诊,是完成“三个90%”的最大挑战之一。因此,中国艾滋病防治亟需精准医学提供科学指导。我国新报告HIV感染者以20-29岁年轻人为主。2014年后我国新发现15-24岁青年感染者以男男同性(MSM)传播为主,且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但是,我国MSM人群的HIV检测比例较低。针对这些流行病学特点,尚教授课题组采取精准干预,使用微信公用帐号平台促进MSM的HIV自检,探索了一套提高“潜藏”MSM人群HIV检测率的新模式。此外,他们还建立了包括持续行为干预、免费性病筛治、急性期ART治疗在内的“三联”干预策略,显著降低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我国MSM人群疾病进展速度快,miRNA标志物能够早期预测HIV急性期感染者疾病转归,通过抑制性细胞精准预测疾病自然进程。病毒嗜性转换精准分析MSM疾病进展病毒学因素,纠正男同早期感染以X4嗜性病毒为主的错误认识,发现R5病毒嗜性快速转换与疾病进展相关。精准治疗方面,急性期治疗病毒学应答快,免疫恢复好。他们使用微滴式数字PCR鉴定急性期治疗队列HIV储存库的衰减。急性期治疗队列衰减速率快于国外报道慢性期治疗队列。感染1个月内治疗与感染1个月后治疗相比,有助于更快控制细胞相关HIV DNA水平。炎性因子IP-10与急性期治疗疗效相关,可作为天然免疫精准干预靶点。除外之外,HIV感染早期出现ADCC保护性应答,α4β7抗体干预cofilin活化促进免疫功能恢复。获得性免疫精准治疗体现在,个体化的HIV感染者DC细胞免疫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中和抗体免疫治疗能够降低HIV感染者病毒载量。但是,CAR-T应用于HIV感染者的免疫治疗临床疗效有待验证。

医学前沿-7-许迅.jpg

接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许迅教授报告的题目为《眼科新药临床研究实践及转化医学探索》。临床研究是将实验室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的必经环节。眼科新药临床试验的评估和临床转化具有现实意义,将为攻破新生血管性眼病、炎症性眼病、神经萎缩性眼病等主要致盲疾病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为中国致盲率和视力残障情况的改善做出巨大贡献。然而,我国在眼底病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和结果评估方面明显落后。以往,治疗眼底病新药几乎全是国外进口。国内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眼底病的第一个1.1类新药“康柏西普”在I期、IIa期临床试验中被迫寻找国外眼底病评价中心。国内重要的研究数据、标本等流失国外。在此背景下,读片中心正式成立。眼底病创新药物临床研究评价平台由形态学评价平台、功能学评价平台、临床试验设计质量保证及控制平台、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平台、人体生物医学伦理平台和临床试验I期平台组成。主要工作之一是创建形态学数据评价平台,建立了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OP,建立了我国常见眼底病的影像学评价SOP以及相关人员培训SOP。其作为中国地区第一个眼科新药临床研究评价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眼科新药上市前的临床设计和评价,避免我国临床研究中的重要信息流失于国外,打破国外相关机构的学术和商业的垄断格局,跻身于全球四大眼科临床研究评价中心之一。与此同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发起、组织了中国眼底病临床研究网络,旨在能够依照目前国际临床研究的规范标准,进行眼底病学方向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目标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视网膜静脉阻塞等主要眼底病。

医学前沿-8-王传新.jpg

最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教授发表了题为《外泌体分子标志物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及进展》的报告。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数为312万例,40岁以后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升高。我国恶性肿瘤一经发现多处于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36%。欧美国家过去30年间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到63%,主要归因于早期发现。WHO提出了三个“1/3”战略,即1/3癌症可以预防、1/3癌症可以早期经治疗而痊愈、1/3癌症病人能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提高生命质量及改善预后。王教授认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关键,而肿瘤标志物是实现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及应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循环血清、尿液mRNA、miRNA及IncRNA在肿瘤诊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循环IncRNA主要存在于外泌体中。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外泌体也广泛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眼泪、尿液、唾液、乳汁、腹水等。外泌体在血液等体液内传播,最后又可被其他细胞吞噬,携带蛋白质,运送RNA,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宿主细胞或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参与了肿瘤发生、生长、侵袭、转移和免疫调节,可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与传统液体活检所检测的cfDNA和CTC相比,外泌体具有以下优势:外泌体在体液中具有更高的浓度含量,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脂膜结构对所包含的核酸分子起良好的保护作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粒径较小,通透性强,容易到达体液中,为液体活检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包含丰富的核酸分子,从mRNA、IncRNA和cirRNA等大分子RNA分子层面更容易发现肿瘤特异的分子标志物。外泌体可用于肿瘤早期诊断,比如与健康对照相比,肿瘤患者血清中GPC1阳性的外泌体普遍升高,对胰腺癌尤其敏感。此外,外泌体分子标志物还可用于肿瘤的预后监测、预后判断、转移监测、药物载体等。


大会特邀报告邀请了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家,剖析当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分享检验医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参会代表奉献了一场高水平、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盛宴。


12月7日上午展开了大会特邀报告,上半场由大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关明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所长、检验科主任郝晓柯教授主持。

医学前沿-9-Lubica教授.jpg

Rauova教授以《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体外和体内模型的教训》为题展开报告。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免疫调节凝血病,抗凝血药物肝素通过血小板激活抗体产生促凝血作用。临床上20%-70%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会出现HIT抗体,而血小板减少症仅见于1%-3%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动静脉血栓见于50%的HIT患者,但其发病机理和风险因素尚不明确。出现动静脉血栓患者的截肢风险为10%,死亡率为20%-30%。血小板因子4(PF4)储存于血小板的α颗粒内,随着血小板激活而释放。几乎所有HIT患者都有很高的抗PF4/肝素抗体滴度,比实际病情高20-50倍。当患者出现HIT后,即使停止使用肝素,发生血栓的风险仍然很高,直接给予凝血酶抑制剂效果有限。所以,HIT诊断仍具挑战。HIT诊断一般基于4TS或HEP评分。4TS评分较简单,但是取决于临床医生的经验,阴性预测值高。HEP评分较复杂,但观察员间一致性高,可更好地用于确认实验室检测。HIT微流体模型发现,血小板减少症为什么导致血栓而不是出血尚不清楚。没有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恢复后血栓仍可形成。在局部和全身炎症的背景下HIT发病率增加。在受影响的患者中发现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和白细胞激活。因此,HIT不仅仅与血小板有关。

医学前沿-10-陈润生.jpg

随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润生院士报告的题目为《基因组、大数据、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陈院士认为精准医学的核心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组学大数据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和表观遗传组等。精准医学使医学发生了从诊断治疗为主到健康保障为主的本质变化。精准医学研究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和引领国际发展潮流的战略制高点。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在力推精准医学的发展,对我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发展形成严峻挑战。精准医学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孕育巨大市场空间,主要涉及生物样本和数据、基因测序、分子诊断和基于精准医学理念的个体化治疗几个方面。陈院士指出,精准医学是组学和大数据两大学科前沿的交汇。建立表型数据库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在生物信息学的基础上建立生物网络,同时融合临床检验、影像学等指标,才能实现精准医学。当前,精准医学面临诸多挑战:计算量大、增速极快,存在数据端的挑战;样本量小,存在样本端的挑战;疾病相关的复杂网络;高度异质化数据的整合。然而,人类基因组还有约97%的非编码序列未被挖掘,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全新的方向。

医学前沿-16-徐国宾教授.jpg

下半场的专题报告,由天津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彭林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单保恩教授共同主持。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杨瑞馥教授、德国萨尔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Robert Bals 教授等分别发表精彩演讲。

医学前沿-11-杨瑞馥.jpg

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杨瑞馥教授以《肠道微生物群:分子诊断新标靶》为题展开报告。人体肠道细菌数量高达1014,是人体最大内分泌“器官”,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以微生物为靶标可检测传染病、感染性疾病、耐药性和微生态等情况。目前微生物分析技术包括16S测序、基因组测序、培养组学技术等。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人们了解到微生物菌群的存在,认识到微生物与人类疾病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微生态的角度研究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疾病诊断。在微生物菌群的研究中,对微生物进行有效分类非常重要。微生物分类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肠型、粪型发展到如今的共丰度群(CAG),说明找到关键菌种和明确致病功能才能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因此,各企业纷纷抢占微生物组诊断相关专利,不断创新技术。微生物群紊乱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基于微生物组分析可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使用生态失调指数诊断炎症性肠病(IBD),基于肠道微生物群诊断肝纤维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检测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基于唾液微生物群诊断口腔癌,舌苔菌群与肝癌相关,微生物与阴道炎诊断,具核梭杆菌与大肠癌病人治疗后复发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等等。

医学前沿-12-Lubica-Rauova.jpg

最后,德国萨尔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Robert Bals教授报告的题目为《生物标志物在哮喘和COPD中的应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危害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两大主要慢性气道疾病。两者在临床症状、炎症反应、病理及生理改变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生物标志物检查有助于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肺功能、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测,其中实验室检测包括IgE、特异性IgE(或皮肤试验)、痰和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痰细胞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哮喘分为过敏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和其他类型的哮喘,然后采取相应治疗。COPD较为复杂,显著增加患癌症的风险。Robert Bals 教授课题组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的纵向研究,即COPD以及系统性后果&合并症网络(COSYCONET)研究。研究纳入2750例年龄在40岁以上、没有癌症历史的I-IV期COPD患者,对其进行病史、肺功能检查、问卷调查和生物标志物的长期随访。结果发现血管生成素样4蛋白(ANGPTL4)、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骨桥蛋白(OPN)等生物标志物与COPD分期有关。此外,炎症表型与COPD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COPD患者血液中的miRNA可以作为候选生物标志物帮助鉴别COPD患者的患癌风险,而且miR-320b可预测COPD死亡率。最后,Robert Bals 教授讲到合并慢性肾病(CKD)的COPD患者并发症增多、死亡率增高,eGFR与呼吸困难存在一定关联等。检验医学与内科学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诊治哮喘和COPD。


次日,大会特邀报告精彩继续。北京大学席建忠教授带来《自组装细胞芯片肿瘤精准医学研究》报告,报告介绍,全球每年新增1.8千万肿瘤患者,死亡人数960万,中国每年新增430万肿瘤患者,死亡人数280万。肿瘤发展过程有复杂的信号调控机制,复杂信号网络中解析关键基因相互作用是阐述肿瘤发病机制的关键,席教授回顾了层出不穷的“革命性”生物技术,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实验室的新技术--自组装细胞芯片,通过微加工的技术,制备能够放在细胞培养皿中,进行细胞分析的细胞芯片,目的是为生物工作者提供便利的工具。自组装细胞芯片具有假阳性低、siRNA或质粒释放缓慢和小岛周围无干扰细胞等特点。自组装细胞芯片可以应用在高通量研究肿瘤细胞恶性转移的调控网络、大规模筛选发现新的肿瘤自噬调控网路、miRNA/靶基因复杂调控网路对肿瘤发病机制的影响和自组装细胞-化合物芯片。席教授也通过未发表的实验数据进一步介绍了自组装细胞芯片在肿瘤药物筛选中的价值。

医学前沿-13-卢章智教授.jpg

接着,中国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的卢章智教授作《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上的应用》报告,主要从人工智能(机械学习)简介、利用机械学习在临床微生物、肿瘤标志之应用展开报告。卢教授介绍到,检验医学引入智能化,形成了多种演算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如判定树系(Decision Tree)、K最近邻居法(K-Nearest Neighbor)、支持向量机器(SVM)和类神经网络。卢教授用机械学习在临床微生物的应用的例子,指出了引入智能化的意义,微生物检验智能化通过分析微生物质谱仪大数据,建立智能系统,能够减低死亡率、避免抗药性、缩短住院天数,从而达到及早、正确给药的目标。肿瘤标志上的应用,进行多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的数据分析,观察指标变化趋势。报告最后指出,在智能化中人类要帮助机器在复杂社会或医疗中找到定位,要找到有意义、需要解决适合仪器解决的事情给机器做。


随后,陆军军医大学的万瑛教授带来《通过单细胞TCRab测序全维度解密免疫系统》报告,万教授介绍,免疫系统中T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全面理解T细胞反应机理,还需要对不同T细胞亚群内部和相互间的表型差异进行更精确的识别。为了分析细胞分型和异质性,已经发展了许多单细胞测序方法,由单细胞测序库、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微流体方法到最近的细胞内转录。目前对T细胞受体(TCR)的主要鉴别方法之一是对其α和β链进行测序。α和β链组成的随机序列导致TCR的多样化,单细胞TCRab测序法评估T细胞克隆的转录情况和相互关系,可以揭示更深层次的T细胞功能特异性。对于这种测序方法的应用,万教授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实验室与肿瘤科和皮肤科进行合作,观察T细胞的应答反应和TCR的动态分布情况。

    

最后,解放军总医院的丛玉隆教授作《新时代医学实验室建设几点思考》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的提出以及现在以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为技术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为检验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检验科面临的问题有:如何从以疾病诊治为主到关注大健康;注重兼顾“大实验室”“高精尖技术”到“社区检验”“适宜技术”“适宜装备”理念;关注“治未病”“慢病管理”研究不同年龄“人群”、不同慢性病“高危人群”量身制作的检验组合,为大健康提供有效的手段。所以要更新理念、讨论适宜的检验方法以迎接挑战。丛教授也指出,智慧医疗为检验医学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实现检测系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适应“医联体”“大健康”国家医疗卫生战略需要。


除了大会前瞻性报告和特邀报告,本次会议也设置了异彩纷呈的学术论坛,如“临床血液&体液论坛”、“临床微生物学论坛”、“临床生化与质谱论坛”、“流式和细胞分析论坛”、“新技术和自动化论坛”、“临床免疫学论坛”、“分子诊断论坛”、“临床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实验室管理与POCT论坛” 和“肿瘤实验室诊断论坛”,诚邀各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报告,针对热点话题和先进技术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下面为大家呈现部分论坛的详细报道。


“肿瘤实验室诊断论坛”在5F长江厅顺利举行。本论坛通过“线粒体功能”、“肺癌血清标记物”、“ctDNA检测”、“自身抗体”等话题对肿瘤学进行了学术报告和经验交流,本次论坛使专家学者们对肿瘤检测及诊断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也必将推动肿瘤学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医学前沿-14-吕建新教授.jpg

论坛上半场由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黄山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冯景教授主持。


首先是由杭州医学院院长、检验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吕建新教授带来题为《线粒体功能与肿瘤标志物》的精彩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线粒体基因组及其遗传特征”中提到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属于母系遗传、具有同质性、异质性与阈值效应;外显不全、突变率高、会出现遗传早发的特点。第二部分“线粒体功能与肿瘤”表明线粒体基因组突变会引发功能变化进而导致癌症;线粒体代谢重编程支持癌症的发生发展;癌症发展过程中能量代谢有变化,癌细胞获得迁移能力时,代谢方式会发生转换,例如乳腺癌细胞的不同代谢特征可以预示肿瘤转移到哪个器官。第三部分“线粒体相关肿瘤标志物”谈到mtDNA突变在癌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细胞中发现了mtDNA突变。线粒体DNA拷贝数与癌症具有相关性,不同的癌症线粒体DNA拷贝数不同,某些癌症可能有高拷贝数,某些癌症可能有低拷贝数。肝癌病人血浆中线粒体DNA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血浆mtDNA可用于肝癌的诊断。此外,线粒体单体型也在癌症中发挥作用,线粒体单体型D4是甲状腺癌的风险因子,D5是乳癌发生的风险因子。最后,吕教授表示希望今后会有更多更好的癌症标志物能够用于临床。

医学前沿-15-黄宪章教授.jpg

接着是由广东省中医院黄宪章教授带来《肺癌血清标记物的临床应用》的报告。黄教授通过一个病例分享,引出了临床上肺癌的诊断模式,并介绍了肿瘤诊断的现状、肺癌常规诊断路径、肺癌的组织学分类。接着黄教授谈到了临床中的两个挑战:第一,肺癌5年生存率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肺癌死亡率,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唯一途径。第二,肺癌的明确诊断和病理分型存在问题。LDCT等筛查虽然可以辅助诊断,发现一些肿瘤结节,但是不能很好的区分肿瘤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难度大;且LDCT假阳性率高,带有辐射;可进行的筛查检测多数效果不佳,效果还不错的穿刺活检又具有创伤性,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接着黄教授介绍了CEA、SCC、NSE、ProGRP等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史,及它们的临床应用和进展情况。黄教授重申了《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中明确提出的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肺癌诊疗中的三种主要用途: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随访观察,特别强调了肺癌肿瘤标志物目前还只是辅助诊断,不能直接用于诊断。最后黄教授对肺癌早期筛查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和LCBP风险评估模型的内容向大家做了介绍,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判别建立了多个预测模型,每个模型的样本量、纳入的危险因素等各不相同,各模型所报告的准确性也不相同,但都有较不错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CT检测可降低肺癌的漏检率,提高敏感性。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徐国宾教授报告了《ctDNA检测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徐教授表示中国癌种发病上升、死亡上升、兼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特征,而我们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徐教授从常规肿瘤筛查方面的一些问题引出了ctDNA的检验问题,包括要注意血样采集、血样转运和血浆分离以及ctDNA提取方法、应用原则等方面。同时也对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建议、评价方法、肿瘤的一些相关关系都进行了介绍。最后徐教授总结到:多个ctDNA联合NGS检测进入常规应用之前,还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检测的标准化,二是进行更多前瞻性的临床试验;对于晚期肺癌EGFR检测,已有很多专家共识,大家一定要好好阅读研究这些指南;ctDNA联合NGS检测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晚期肿瘤的指导治疗、治疗后微小残留的检测和微小残留的预测。徐教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希望未来能够出台有可操作性的 ctDNA检测方法性能评价行业标准;IVD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检测性能验证、提供良好的质控材料,组织更多的微小残留分子检测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实验室应该关注 ctDNA检测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与临床合作开展相关研究、检测工作;政府和质量控制中心有计划的引导ctDNA检测应用的示范、规范和推广。

医学前沿-17-李金明教授.jpg

第四位报告嘉宾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的李金明教授,报告题目为《精准分子检测与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李金明教授围绕精准肿瘤学、肿瘤免疫治疗及其发展、分子检测与精准肿瘤免疫治疗、如何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的精准分子检测这四个话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精准肿瘤学已从1.0版本发展到了4.0版本,以及肿瘤免疫治疗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强调要做到肿瘤的精准检测,必须要确保检验申请单是合适的,标本是正确的和好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是好的,仪器设备状态是好的,试剂是好的,实验室人员是有能力的,SOP的可操作性及全员遵循等等各个方面。针对临床分子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文件。而要实现二代测序(NGS)临床精准检测,则要关注人员准备;实验室准备;临床有效性、临床有用性和临床预期用途;标本采集运输;方法学建立;质量控制;SOP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核心问题。


下半场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卢仁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检验科盛慧明教授主持。

医学前沿-18-汪俊军教授.jpg

下半场的第一位报告嘉宾是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检验科主任汪俊军教授,带来的报告题目是《分泌型miRNA-肿瘤液体活检新型循环生物标志物和精准诊疗新策略》。汪教授表示miRNA研究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miRNA可作为多种疾病诊断、预后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标,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同时汪教授也对他们课题组关于miRNA功能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相关介绍。随后汪教授围绕循环miRNA研究领域的瓶颈及存在的问题、循环miRNA的存在形式及不同形式的循环miRNA临床价值、循环miRNA的可能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汪教授指出多种疾病循环miRNA表达谱均已被报道和研究,但仍缺少多中心、多民族的大型队列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分泌型miRNA可直接来源于病变组织和细胞主动分泌,在疾病风险预测、诊断治疗、病情监控及预后评估方面,可能更准确、更具价值;目前,基于exosome及其携带的miRNA已经成为脑瘤、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潜在的药物载体和治疗靶点,其中部分已经进入1期临床研究。最后汪教授对分泌型miRNA的发展方向、分泌型miRNA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外泌体的液体活检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指导。

医学前沿-19-王保龙教授.jpg

接下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王保龙教授带来的《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报告。王教授首先介绍了肺癌诊疗现状,连续10年以来都是中国“第一癌”、5年生存率低、良恶性鉴别诊断难度大等问题。接着介绍了肺癌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提到肺癌早期血清常规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低,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有助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病理分期可用于SCLC和NSCLC的鉴别诊断。在小细胞肺癌(SCLC)的早期诊断中,ProGRP的综合效能最高;ProGRP鉴别NSCLC及SCLC的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随后王教授又详细阐述了肺癌抗体的临床应用,介绍了肿瘤抗体的产生机理,肿瘤抗体早期检出、免疫放大、高特异性的特点,并表示肿瘤抗体的检出比影像学要早5年。临床研究表明肺癌自身抗体+CT检测肺癌阳性准确率为95%,微小结节肺癌自身抗体谱的前瞻性研究也显示8MM以下肺小结节特异性为89.7%,国外某研究也有自身抗体谱针对4MM-20MM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后肺小结节自身抗体谱检测有97%高特异性的结论。因此,肺癌肿瘤抗体标志物是在国际上被认同的新型肺癌检测手段。最后,王教授对肺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作了详细阐述,谈到了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NSCLC相关驱动基因突变、NSCLC常用分子靶点及其抑制剂、EGFR靶向治疗用药指导四个方面。


本论坛最后一位报告嘉宾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秀茹教授,她分享的是《自身抗体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关教授首先通过对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简单概述,引出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疾病预警、分层分型、早期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疗效监测方面。接着简单叙述了自身抗体与肿瘤的研究历史、国内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肿瘤产生自身抗体的机制、肿瘤自身抗体的产生过程,以及自身抗体检测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关教授指出传统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一定作用,但对早期筛查具有局限性,而自身抗体在早期即可诊断肿瘤,且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稳定性,肿瘤相关自身抗体在一些疾病中(如副肿瘤综合征、风湿免疫病、实体瘤)的阳性率还是很高的。关教授通过列举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说明了肿瘤自身抗体在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中的应用,并表明自身抗体具有成为肿瘤的预后预测和监测复发的血清标志物能力。随后关教授总结了自身抗体在肿瘤疾病中的三点应用价值:1.可以用于临床诊断,有助于做出疾病鉴别,尤其对那些取材困难或晚期无法取材的患者;2.用于早期患者或高危者筛查,为癌前病变和早期肿瘤的诊断做出提示,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或与AFP、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组合,有可能提高早期诊断的效率;3.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用于治疗癌症。最后关教授表示虽然目前有不少自身抗体与癌症之间关联的研究,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充分评估自身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潜在应用,并指出了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临床生化与质谱论坛”,邀请到了6位国内外知名的医学检验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内容涉及了病毒载体的鉴定、LC-MS/MS技术规范、实验室能力验证等方面,本论坛为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机会,让更多检验人了解到了生化与质谱前沿性的技术方法,使学者们对生化与质谱在临床上的应用、发展及动态满载而归。


上半场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王培昌教授和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的蔡枫教授主持。

医学前沿-21-肖卫东教授.jpg

首先是由美国天普大学肖卫东教授带来题为《质谱技术在病毒载体鉴定方面的应用》的精彩报告。肖教授最先介绍了重组腺病毒载体(rAAV)、AVV和蛋白糖基化的一些背景知识,提到rAAV可以作为一种基因治疗药物,并分别对什么是AAV载体、蛋白糖基化、AAV产生的机制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其后肖教授提到应用质谱技术分析AAV有助于了解AAV的包装机制和转导机制,大多数已鉴定的蛋白质已被认为是限制或增强AAV基因组复制或运输的辅助因子。此外,质谱技术还有助于糖基化和AAV组织嗜性的评估,了解糖基化和AAV免疫原性的关系。随后肖教授对其研究的rAAV8衣壳糖基化进行了概述,指出AAV8位点特异性糖基化在研究中已得到确认,但这种糖基化的生物学后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研究中他们鉴别出了27种AAV8共聚合蛋白,其中许多是糖蛋白;分泌的AAV8和细胞内AAV8具有不同的共聚合蛋白;最后,质谱技术可以作为质量控制及载体基础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

医学前沿-22-许斌主任.jpg

接着是由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许斌教授题为《LDT之我见》的分享。首先许主任为我们呈现了LDTs(实验室自建检测)路上的一堆问题:LDT的时机什么时候开始?实施LDT的机构需要有哪些资质?对于已建立的LDT方法学和项目,它们的性能特征如何去规范,如何提供一些相应的资料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许主任分别介绍了LDT的定义、政策法规、LDT的发展及存在的一些争议。LDT(实验室自建检测)是由单个实验室为临床应用设计的体外诊断策略,包括制定方案、产品制造和检测使用。我国对LDT的概念和范围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界定,国家各项文件对LDT有鼓励也有禁止,其中某些规定也阻碍了技术和学科的发展,因此许主任表示仪器设备及分析软件应该审批注册,而项目Panel及其检测试剂应该允许LDT,只是这些试剂应是一类产品组装的。虽然LDT发展过程中存在阻碍,但总体上是在进步中。LDT注册许可制的引进及制度化备案可以加快上市审批,促进产业的发展。最后许主任表示LDT应该要有,但是要做下去的话,要有思考,要有前期制度上的设计和规划,防止二次污染和混乱。

医学前沿-23-苏兵教授.jpg

接下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苏兵教授作《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in clinical toxicology screening》的报告。苏教授表示检验医学的发展呈螺旋型前进,质谱技术的发展更是如此。随着技术的发展,质谱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用于病毒研究、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检测、病理学验证、手术方案策划等等。苏教授着重讲述了质谱技术在临床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申明了药物检测的重要性。但是面临众多药物检测的挑战,怎样在短时间内简单快速地检测出来,还是需要依靠我们的科研能力。质谱发展飞速,GC-MS、LC-MS、三联质谱等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质谱。苏教授也对他们研究小组采用LC-MS技术,做到了药物的快速鉴定,能够在7分钟内鉴定73种不同药物进行了展示。他们的下一步研究是利用LC-MS/MS技术,鉴定231种不同镇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最后苏教授总结,质谱技术已经扩展到检验医学的大多数领域,MALDI-TOF技术也已使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成为可能。

医学前沿-24-王昌敏教授.jpg

第四位做论坛报告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王昌敏教授,报告题目为《阿尔茨海默症的前世今生》。王教授首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表现、病因、病理变化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中国每年都会有30万老年人加入阿尔茨海默症的行列,该病症已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致死性疾病,且年龄、家族史、性别、头颅外伤史、肥胖、吸烟等都是导致该病症的危险因素。随后王教授对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的诊疗现状进行了阐述,我国对于该疾病的认知还处于“一高三低”状态,即患病率高、就诊率低、诊断准确率低、治疗率低。但是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会大大减少患者人数和治疗费用。接着王教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标准、检测方法、生物标志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列举了AD7c-NTP作为阿尔茨海默症早筛生物标志物的各个优势,并对筛查标本要求和患者准备进行了说明。最后王教授表露心声:“希望我们能够关注阿尔茨海默症、关注老年人健康、不要让我们的亲人变成熟悉的陌生人。”至此,临床生化与质谱论坛暂告一段落,进入茶歇时间。


茶歇过后,临床生化与质谱论坛的下半场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检验科张新教授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检验科王蕾教授主持。

医学前沿-25-郭玮教授.jpg

首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玮教授作《质谱技术在激素检测中的应用实践》的精彩报告。报告内容围绕“LC-MS/MS的技术是什么、为什么应用LC-MS/MS检测激素、如何规范开展LC-MS/MS的技术”三方面进行了阐述。郭玮教授指出LC-MS/MS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pg/mL水平,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激素等低值低浓度水平的检测;同时与免疫学方法相比,LC-MS/MS是通过被检测物的质荷比进行精确定量的,检测更准确。并列举了中山医院采用LC-MS/MS法检测类固醇激素的各项成功案例。质谱方法检测虽然是个金标准,但结果要建立在规范的检测基础上,拥有一台质谱仪并不等同于会有一个精准的结果,其中要有人员的培训、方法学规范的建立、方法学规范的验证、各种校准质控都要非常规范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规范技术可以参考国外相关的应用指南,也可以参考中华医学会检验杂志2017年10月出版的《液相色谱—质谱临床应用建议》,上面会针对大家规范开展LC-MS/MS技术给出一系列指导,中山医院每年也会有“液相色谱-质谱技术临床应用学习班”,欢迎大家参加。总之,LC-MS/MS规范的管理,良性的开展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医学前沿-26-居漪教授.jpg

接着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居漪教授分享了《25羟基维生素D2/D3能力验证和正确度验证计划》的报告。居教授的内容包含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维生素D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维生素D的来源、代谢、性状、对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的临床意义、维生素D的参考值、临床上应选择维生素D2还是D3、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讲述了质谱法PT/TVP方案的设计,介绍了PT/TVP在准则上的定义、针对质谱法PT/TVP的方案策划、以及参考方法和参数。第三部分居教授谈到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在PT/TVP上做的所有工作,对31家实验室做了能力验证,并对这些实验室VD2和VD3检测数据的质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也对国外质评结果进行比较,从方法、参考区间两方面说明了偏离靶值的原因。第四部分谈到了参考区间初步调查的情况。最后,居教授给出结论:ID LC-MS/MS方法25(OH)2VD3检测质量优于25(OH)2VD2,且有较好的正确性;免疫法标准用于评价ID LC-MS/MS较宽松,建议制定适用于质谱技术的质评标准,同时,进一步开展人员培训、参考区间调查,规范实验室自建方法流程,为质谱技术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未完持续)

采编:王小茜、梦丽

校对:贲文锐、姜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