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血沉仪的质量管理
背景知识
自1894年波兰医生埃德蒙·比尔奈基(Edmund Biernacki)发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身体健康存在联系(注: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红细胞沉降率测试仍然被称为比尔奈基测试。),血沉检测就成为临床实验室最为常规的检测项目之一。
血沉的手工检测方法
根据原理,可以将血沉的手工检测方法分为两大类。
魏氏法(Westergren Method)
俗称『长管』法,此方法被ICSH和CLSI推荐为血沉检测的参考方法(至今依然)。
魏氏法检测血沉,需要采集2ml静脉血并将其收集到含有0.5ml柠檬酸钠的抗凝管中。血沉标本可在室温下储存不超过2小时或在4℃下储存6小时以内。检测时,需将血液吸至温氏管内,并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下的严格垂直的架子中1小时,此时测量从表面弯月面的最低点到红细胞沉积物上限的距离,并以毫米/小时(mm/h)为单位报告。
温氏法(Wintrobe Method)
俗称『短管』法,此方法虽不及魏氏法可靠,但由于采血量较少,临床上较易普及。
温氏法检测血沉的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温氏管的直径更细、长度更短。将EDTA抗凝血吸入管中,并在1小时后以毫米测量红细胞的下降距离。
血沉的自动化检测方法
除了上述两种经典的血沉手工检测方法之外,血沉的自动化检测方法也层出不穷,并且检测原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ICSH成立相应的工作组对血沉自动化检测方法制订推荐指南,并刊登于《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aboratory Hematology》2017年10月的39卷第5期之上。
ICSH的工作组通过统计不同的EQA计划,将血沉自动化检测的不同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血沉自动化检测仪的性能评估
在ICSH导则中,虽提到自动化血沉仪的性能评估,但ICSH很显然与CLSI定义的性能确认和验证存在认识差异。ICSH将CLSI理解的性能确认定义为Manufacturers’Obligations,而将性能验证定义为Laboratories’Obligations。
血沉自动化检测仪的质量管理
在ICSH推荐指南中,明确指出自动化血沉仪必须每天至少做一次质控(QC should be run at least once every day that that the instrument is in use)。但对于质控品浓度的选择,质控规则并未给出更细致的规定。但可根据C24-Ed4导则推断,血沉至少需要2个浓度的水平质控,并推荐实验室采用独立第三方质控品。同时血沉作为定量项目,也可以采用Westgard多规则。
ICSH同时也要求开展血沉自动化检测的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如果没有条件参加室间质评,也必须定期与其它实验室进行比对(一年两到三次)。
昆涞Pretrol® 血沉非定值质控品
昆涞作为国内独立第三方质控品的领跑者,推出适用于魏氏法、改良魏氏法和温氏法自动化血沉仪的质控品。
昆涞Pretrol®血沉非定值质控品由人红细胞悬液为基础,并添加稳定剂。为了满足ICSH和CLSI有关血沉检测的导则文件要求,昆涞Pretrol®血沉非定值质控品提供两个水平,其中水平2模拟缗钱状人红细胞。昆涞Pretrol®血沉非定值质控品只适用于魏氏(改良)法或温氏法原理为基础的血沉检测仪器,并不适用于毛细管光学速率法为基础的血沉检测仪器,如:Alifax生产的TEST 1和ROLLER 10/20等型号血沉仪。
更多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专业咨询,请扫描本文下方二维码。
上海昆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