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早期发现肿瘤 体检时查查肿瘤标志物

新快报 4101 2014-10-23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最新研究显示,若人的平均寿命为74岁,那么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可以说,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而恶性肿瘤风险筛查,也逐渐成为健康体检中重要的筛查项目之一。


多数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


据了解,在发病率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中,早期和晚期的生存率存在较大差别。例如:早期(局灶性)肺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0%、90%和98%,而一旦发展至晚期,五年生存率仅为3%、10%和27%。因此,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办法。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杜兵表示:“大多数肿瘤在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而肿瘤标志物则可在肿瘤早期发现风险因素。在体检的无症状人群中发现可疑者,通过风险因素的评估,确定高危人群后,再进行有针对性地对肿瘤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死亡率。同时,对于高发肿瘤地区或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则更应该将肿瘤标志物纳入健康体检的范围。”


为了推动肿瘤筛查的健康发展,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于今年5月发布了《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作为国内健康体检行业规范化运营的指导性文件,该《共识》对肿瘤标志物筛查的项目首次进行了规范。肿瘤标志物因其简便、经济和高敏感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


PSA筛查可助前列腺癌早诊早治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201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10万人,死亡率为4.2/10万人,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蛋白饮食摄入增加,近年来发病率稳步升高,已成为男性泌尿系肿瘤中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泌尿外科孙忠全教授表示:“由于前列腺癌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等出现严重的下尿路梗阻、血尿、全身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等症状来就诊时,过半的患者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差。面对这样的恶性疾病,进行高危人群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而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穿刺活检后病理学诊断,则是一种侵入性、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且会带来一定并发症,比如血尿,血精,并发感染,菌血症,尿梗阻等,并不适合于大范围高危人群的初筛。”


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是对于高危男性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合直肠指检(DRE) 进行早期筛查,对于阳性患者再结合临床病史,采用活检穿刺进行组织病理学确诊及判断分期。因为前列腺癌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大多数都会出现PSA水平的升高。


孙忠全教授建议,45岁高危人群在健康体检时,在常规的血检中增加PSA和fPSA两项检测,只需一管血,就能清楚了解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通过筛查实现疾病的早期干预,早诊早治。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