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幽门螺杆菌 “苦”了消化道

兰州晨报 4124 2014-11-18

受访专家:田旭东


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省中医院质控处处长,脾胃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兼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甘肃省抗癌协会大肠癌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研究领域为中医临床脾胃病、肝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复发治疗、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前病变研究等。


胃病是常见病,又是冬季的诱发病。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最主要的病因;是胃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根源;同时也是胃癌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治疗与保健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在本期的“冬季防病系列报道二”中,本刊记者特邀省内脾胃科专家为你详细解读。


症状:反酸、烧心、口臭、胃疼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长在胃粘膜表面的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田主任指出,由于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没有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也无胃炎的急性期症状。故门诊上,患者多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分泌增多,诱发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发生发酸烧心、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


误区:“一人患病全家感染”很常见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在全球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感染率在30%-80%。幽门螺杆菌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而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共餐方式,比如使用筷子在一个大盘里吃菜的习俗,就容易造成幽门螺旋杆菌的交叉感染。


“幽门螺杆菌很容易出现一人患病全家感染的现象。”采访中,田主任提示,许多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发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便立即采取治疗,但结果自己的病刚治好,又会被同样被感染的家人再度传染,白白耗费时间与金钱。因此,他建议:当个人通过检查发现自己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应立即建议家人一起检查,排除治疗过程中相互重复感染的误区。


警惕:预防胃癌先当心幽门螺旋杆菌


相关资料显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约2.7至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胃癌不会发生。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人类I类致癌原。


对此,田主任介绍,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国家之一,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主要病因,治疗消化性溃疡、预防胃癌的一个可行措施就是预防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此外,由于早期胃癌患者大约80%没有症状,少数患者即使有一些症状也是些非特异性表现,比如:食欲不振、早饱、腹部不适等,极易被当作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而忽视。


专家提示

正规治疗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类似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症状,莫要随意用药,需及时到正规医院消化类科室做专业筛查,一旦确诊,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以免发展成严重的胃部疾病。同时,专家特别提示,如果通过正规的治疗,是可以根除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患者没有必要因为感染而担心太多。正确面对,配合医生的诊治最为重要。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