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采血法各有何优缺点?
正确的采血方法是检验结果准确与否的前提。通常的采血方法有两种,即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适用于用血量少的检查,如各类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液涂片进行分类计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等。其采血的部位有耳垂和手指,婴幼儿可在足跟和大趾采血。
毛细血管采血法的优点是简单、迅速。耳垂部位的采血痛苦较少。指(趾)部位的神经丰富、采血痛感明显,所以此部位的采血一般选左手无名指偏两侧部位。其缺点是容易受许多因素干扰而影响检查结果。因此无论耳垂还是(指(趾)部位采血都应注意以下问题:采血部位应无红肿、炎症或冻疮等血液循环障碍;在消毒部位酒精干燥后采取标本,否则可稀释血液和使血中蛋白凝固引起血细胞聚集而影响检查结果;如血流不畅应重新穿刺,不能用力挤捏勉强采血,以免组织液混入血中影响检查结果。
静脉采血法是在毛细血管采血不能满足检验所需血量时所采用的采血法。静脉采血的部位是肘静脉和前臂静脉,婴幼儿采血比较困难,除这两个部位外可由颈部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可满足几乎所有的临床检验用血,但要求有较高的静脉穿刺技术。采血时应注意如下问题:血液学检查尤其是出凝血方面的检查要求穿刺顺利,一针见血,否则影响检查结果;采血针头不宜过细;抽血后要去掉针头,将血液沿管壁注入试管或烧瓶内,避免悬空直接注入试管(烧瓶)底部引起溶血而影响化验结果;采血注射器及针头应干燥,否则容易引起溶血而影响检查结果;采血注射器中带有气泡部分的血液应弃掉,不应注入试管或烧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