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冬季高发 如何为心脏筑起“防火墙”

都市时报 4134 2014-12-24

每到冬季,心血管疾病就会呈“井喷”模式高发,因为寒冷的天气,人体血管容易收缩,引起血压波动从而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等,或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田青提醒,秋冬这样比较寒冷的季节,心血管病人一定要更加注重自我保健和规范治疗,必要时最好到医院的专科门诊就诊。


天气变冷和生活不规律

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因


心血管疾病患者进入冬季,身体就很“脆弱”。田青介绍,这个季节,尤其心源性猝死、肺心病及心肌梗塞等疾病容易引发,危险性较高。这是因为进入天寒地冻时节,身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上夜间人体基础代谢减慢,呼吸、心跳和血液流速放缓,负责人体活动的神经支配功能出现变化后,预防功能就随之降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缺血性中风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常易在夜间发病。


其实,天气骤然变冷仅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次要原因。诱发心脏疾病的原因,是患者“心中没数”,如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长期过度疲劳及平时不体检等,低温或高热致使加重或加速诱发疾病,仅是外因。


田青表示:“市一院最近一天当中,因心梗、心肌梗塞入院接受治疗的市民多达4名。如果家中有患心血管疾病的家人,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果发现出汗的次数较为频繁,或是心痛的次数较多,应该及时去医院专科门诊就诊。”


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有心脑血管、高血压等基础病变者,在冬季要格外小心,出门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在一早一晚等天气较冷的时间出门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猝死病人有着年轻化的趋势。现在的青少年由于不重视运动,体重得不到控制,患上代谢综合征的也很多。这些青少年也该防范心血管疾病,应该戒烟、限酒、多运动,按时睡眠和休息,定时进餐。而且冬季晨练最好的时间应该在9点以后。”


在冬季防范心血管系统疾病多发和突发,除了应该注意天气变化及调节好日常作息外,还应该多注意日常饮食。冬天气温较低,很多昆明市民在冬季首选的食物基本上是火锅、烧烤,但冬季吃这些东西并不利于健康。对此,田青表示:“冬季还是尽量少吃火锅和消夜,因为这些食物相对比较油腻,会使得血液黏稠度增高。而消夜会让胃的负担过重,不易于消化,对心血管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教你一招

冬季这样预防

心血管疾病


1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窝,应在被窝中活动一下身体。尤其是老年人一般夜尿较多,夜间起床上卫生间时要注意穿衣服,防止着凉。洗脸、刷牙要用温水,洗澡前应先让浴室充满热气,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等,防止感冒。


2要保持肠胃通畅,防止便秘


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要特别防止便秘。饮食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要多喝水,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最好喝一杯白开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心梗。


3运动要讲究“三五七”


适当运动对人是非常有好处的,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血压。心血管病人的运动方式一定要讲究永恒、规律、循序渐进、适度的原则。对中老年人来说,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步行和太极拳。在步行时最好要遵循“三、五、七”原则,“三”即一天走上三千米,走上30分钟以上,大约每10分钟走上1000步;“五”是指每周活动5次;“七”是指要达到中等运动量,简言之就是出点汗,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用“年龄+心跳”的数字来衡量,低于170就是正常的。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