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保健品防心血管病 靠谱吗?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每到这个时候,一些中老年人就会采取预防性的措施:比如吃各类保健品、静脉输液等等。这些措施是否有用?有无副作用?想要软化血管,有什么切实有效的办法没?
保健品防心血管病 仅存于理论上
目前,像辅酶Q10、深海鱼油、卵磷脂等保健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软化血管的必备品。但是,记者在采访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杨桂堂副主任医师时,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这类保健品从未做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所以有效还是无效,我们都是不清楚的。换句话说,治疗任何疾病都有防治"指南"作为指导,这些保健品从未在防治"指南"上出现过,也许应用这些保健品从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但是没有医学的验证,临床上是不予以采用的。”
冬季预防性输液 需在医生指导下
还有一部分中老年人,每到冬季就会去诊所、社区医院进行预防性输液,老百姓俗称“冲血管”,这种方法可行吗?杨桂堂说,临床上还是首选药物来进行预防,预防性输液虽说可以防止血栓形成、活血化瘀,但是输液之前一定要找医生给身体做个全面评估,看心率、血压是否正常,脏器有无出血倾向,是否是过敏体质等等。因为对于心脏有问题的老年人来说,输液有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而且输液本身可能增加感染机会和发生输液反应,甚至影响肝肾功能,还有用中药制剂输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情况。
轻微血管斑块 可服他汀类调脂药
杨桂堂建议,如果怀疑自己血管有问题,可以去医院做相应检查,如果查出有轻微血管斑块、狭窄,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调脂药,能有效起到逆转的作用。另外,预防血管硬化,还是要从生活点滴上做起,比如清淡饮食、适度锻炼、生活规律、情绪稳定等等。
另外,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情况,要考虑心血管问题,如果有一过性眩晕、肢体麻木、眼前发黑、运动障碍等,就要考虑是脑血管病变,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心血管病通常会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等,脑血管病通常会查CT、磁共振、颅内多普勒彩超、颈动脉超生检查等。具体做哪些检查还应听从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