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体检
最近看了一部日剧《我存在的时间》,讲述的是一个得了肌萎缩性脊椎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人症”的年轻人对付病魔的故事,不禁为日本医疗机构在对疑难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上先进卓越的技术而赞叹不已。而这一阶段,几乎所有的国内新闻话题和民众的精神关注点都聚焦在“癌症”这一人类医学暂未能完全攻克的可怕的字眼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数据,预计全球癌症发病率将从2012年的每年1400万急剧上升到2032年的2200万。其中肺癌首位,占13%,乳腺癌11.9%列第二位,大肠癌9.7%为第三位。死亡率第一位也是肺癌,占19.4%,其次是肝癌,占9.1%,第三是胃癌,占8.8%。
在中国,80%以上的癌症确诊发现时已是癌症中晚期,错过了治疗最佳期,而在日本,80%的癌症在早初期就能被检测出来,其中80%的人可以得到治愈,而中国的平均治愈率是20%。
在癌症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尤其是早期癌症的发现,日本领跑于世界各国,保持着发现毫米级别以下的早初期癌症的世界第一的纪录。而在中国,通过仪器可以发现的,大多是中晚期癌细胞。
早在三十年前,日本就确定了“举国防癌”的决心和实践,造就了世界领先的癌症防治体系,使日本成功地成为当今世界癌症防治最先进的国家,开创了精密防癌检查的新时代。
日本癌症体检,是由日本国内自主研发的防癌抗癌治疗研究体系,是一套达国际最新体检标准的、多层级全方位、综合复式的癌症检查体系,可排查全部已知的300多种早初期癌症,并做出精确有效的治愈方案。日本专业的防癌检查机构,拥有世界最高科技水平的癌症检测仪器,保证了检查数据、影像结果的精密准确。而在中国即使是专门的癌症检查中心,也往往只通过几项检查内容来进行检查,缺乏一整套完备综合的检查体系,逐一排查癌细胞。此外,日本还拥有其独创的、世界领先的癌症免疫检查技术,通过仪器及生化检测,发现前癌细胞或器官前癌病变征兆,更早期地,通过干预或纠正,修复受损器官,增强免疫力,防止罹患癌症。
在癌症发现技术上,毫米的差别就关乎生死,日本政府视癌症为“国民病”,不仅为癌症立法,并不惜余力对国民进行各种宣传教育。通过书籍、专家电视讲座、网络或广告传单的各层面宣传,让国民认识到癌症的“预防大于治疗”的重要性。
日本政府积极推行“癌症普查制度”,派遣装有CT扫描仪的专用车“上山下乡”,到各村镇进行例行检查,有效提高了早期癌症的发现率。
胃癌一直是日本各类癌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日本政府开展了以胃双重对比造影结合内窥镜检查的全民普查,使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大幅提高,经过40多年的努力,日本的早期胃癌已占全部胃癌的50%左右,而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
日本政府为鼓励国民按时接受癌症检查,还推出各类宣传活动。如:凡年满40岁、45岁、50岁、55岁以及60岁的女性,可在当地政府部门领取乳癌免费检查券。此外,厚生劳动省还每年主办“癌检查达成率50%体验谈竞赛”,并为优胜者举办颁奖仪式。这个“体验谈竞赛”面向日本全国各地征稿,应征者讲述自己如何通过接受癌检查,早期发现并早期治疗最终赢得生命健康的亲身经验。
日本政府1999年还启动了“饮茶预防全民癌症”的两阶段计划,共调查8522人,跟踪10年,结果发现其中癌症患者的419人中,有饮茶习惯的女性癌发时间比不饮茶者晚约7年,男性延迟时间为3.2年。
在对付癌症的“预防以及治疗”这两大层面,日本远远超过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所有的日本人几乎都坚信葡萄、海带、茶叶、松茸等强碱性食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抗癌良方。他们在每日的饮食结构上预防癌症的意识远远大于我们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