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悄无声息的杀手
3月12日是第十个世界肾脏病日,此次肾脏病日的主题是“肾脏健康,与你息息相关”。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的医务人员特别想跟金华市民说:最新统计,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的人患肾病,10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并以平均每年8%的幅度增长。而且,慢性肾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大家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我国内地知晓率仅为8.7%,即呈现“高患病率,低知晓率”的状态。这让不少人错失良机,终身与病魔为伴。
肾脏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肾脏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浙江省名中医傅晓骏说,凡是可以引起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均可以引起慢性肾脏疾病。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它会损害许多器官,包括肾脏和心脏,还有血管、神经和眼睛。
●高血压。它会引起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而慢性肾脏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
●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它会在肾脏形成许多很大的囊腔而损伤其周围的组织。
●胎儿在其母亲体内发育时产生的畸形。如,可能会出现输尿管狭窄而阻碍尿液的正常流出,引起尿液返流到肾脏,这会引起感染而损伤肾脏。
●狼疮及其他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
●由肾结石、肿瘤或男性增大的前列腺而引起的梗阻。
●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
沉默的杀手
傅晓骏引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205名医生的调查结果:慢性肾病患者首次就诊时GFR水平轻度异常者不到1/3,2/3以上的人肾功能已经明显不正常了,而1/4的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了尿毒症。通俗地说,就是等有感觉了再去看病,大多已经得了肾病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傅晓骏说,这是因为肾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肾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高血压、口中有尿味、皮肤发暗和头发焦枯等。但多数人不会把这些与肾病联系起来,出现胃口不好的会去看消化科,贫血的会去看血液科,头痛的会去看神经科,视力下降的会去看眼科,结果就是造成带有普遍性的误诊、漏诊。等想到肾内科就诊时,很多人肾脏剩余的功能已经不到正常人的5%了,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捕捉肾脏病早期信号很重要
悄无声息地危害人体的健康,人们是否只能坐以待毙呢?傅晓骏说不是的,只要留意肾脏病早期的一些信号并及时就诊,还是能够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的。这些信号就是:①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②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③尿量过多或过少。④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⑤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⑥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建议:对学龄儿童、没有症状的成年人群或高危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家族肾脏病史者,免疫系统疾病者,肾脏病史或泌尿系统感染者)进行早期尿液筛查,最好每年能检查1次以上的尿常规,如果发现有蛋白尿、血尿等问题,应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等项目,并进行专科治疗、跟踪随访。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那么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缓肾脏疾病的进展。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及治疗手段。怎么改变呢?那就是清淡饮食;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一定要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青少年更需要注意;戒烟,避免酗酒;避免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