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验医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演讲者: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 张曼会长
张曼教授作为新一届检验医师分会的会长,从事检验工作多年,又拥有临床背景,因此对检验行业的发展以及检验医师队伍的建设有多年的经验与思考。在报告中,张会长全面地介绍了检验科的现状与问题、剖析了医生和患者对检验科存在误解的表象与根源、提出了知识服务是检验行业发展关键因素的思考、指明了检验医师人才培训、培养的方向。张会长的报告既反映了检验行业发展的严峻现实,又信心十足地提出了检验行业及检验医师努力与发展的方向与举措,让与会代表深受感染与鼓舞。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会场多次响起阵阵掌声。
张会长首先介绍了检验科在医院的现状,检验服务范围非常广、横跨的专业领域又很宽、工作量还很大、技术既先进又更新快、有循证医学要求的精准和稳定、有先进的管理体系、效益很好,因此我们普遍认为检验行业非常重要、非常努力、非常积极、非常奉献并与国际接轨。但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医生和患者心中的检验科是什么样的呢?医生认为我们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知识、没有水平、不需要人才、对检验项目不了解,患者认为去医院就得化验,看不懂化验单又无处咨询,治疗效果好是医生的水平高,治疗不好是检验科的责任。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张曼会长分析,医生、患者不能正确评价检验科的根源就是我们没有分析后。目前检验科在行业前辈们的努力下,已经将分析前、分析中做到了较高的水准,但是对于分析后,还没有很好的开展,一方面使得检验结果的报告方式只是数字、没有提供数据背后的生理病理变化信息、没有检验诊断性报告、没有真正意义的检验结果审核,而另一方面检验与临床因为知识结构不对等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沟通,临床遇到问题找不到检验科专家,检验科所有人都在忙,却又分工不明确。上述这些都是需要检验医师分会带领行业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迫切需要确定检验医师这个岗位来解决没有分析后的问题。面对目前检验医师的职称问题,张会长郑重承诺,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为职称问题积极协调与努力。张会长强调,不论是检验医师岗,还是检验技师岗,大家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把检验行业做大做强。同时检验医师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只有提高检验医师队伍的知识服务能力水平和综合能力,才有可能与临床在一个平台上对等沟通。检验医师分会成立了涉及30多种疾病的专家委员会,将努力塑造特色检验专家平台,并进行学术分工,对于疑难病例的解读、申报课题及研究方向的确定等提供咨询服务,展示特色检验专家的水准,提升检验知识服务能力。对于检验结果没有诊断性报告的现状,检验医师分会一定会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给出一个诊断性报告正确的体现方式。
张会长通过所在世纪坛医院来自临床的对药敏报告疑问的案例,说明新形势下,临床医生是需要检验医师的支持的,随着检验专业的迅速发展、检验项目的增多、检验方法的多样、临床医生的信息量大增,因此检验结果可以影响60%-70%的临床重要决策。因此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检验医师的知识服务去支持,以实现检验结果与临床的对接。
在检验医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据张会长介绍对于新毕业生,获得医学学士的检验医学毕业生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一样通过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可考取执业医师执照。而对于已经从事检验工作多年的从业人员,有临床医学背景的已经获得检验医师职称,而检验技师职称的老师们做了很多检验医师的工作,这一点与其他国家是很不相同的。下一步检验医师分会将打造专家委员会平台着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检验医师人才。培养方向将围绕检验医师的能力构成中的临床能力、检验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开展。其中临床能力培训,包含临床思维能力、检验相关理论、技能、教学和其他包括查房、病例讨论等能力的培训;检验专科培训包含理论、技能、思维和教学等方面的培训;综合能力培训包含报告分析能力、临床沟通能力、教学培训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培训。上述不同类别的培训内容将通过专家委员会确定,并形成检验行业特有的、切实可行的考核体系。
我国现有38个检验医师培训基地通过评审,检验医师分会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规范化培养优秀的检验医师,首先在培训模式上实行与其他临床医生相同的3+X模式,在培训体系上也与临床医生相同,使得与临床医师的知识结构相同,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与临床沟通。
张会长分享了她所在世纪坛医院对检验医师查房制度以及与临床沟通方式的有益探索,张会长提出深入每一个检验相关科室、联系每一个医护人员、解决任何检验相关问题、规范地回馈问题,将专业化服务渗透到医院的各个领域,赢得了医院领导、医生对检验科的尊重与重视。
最后张会长在总结中表示,本届检验医师分会一定不辱使命,担负起检验行业发展的重任,开创检验行业特色专家平台,提高检验行业专业知识服务能力。希望优秀的检验医师和优秀的检验技师共同努力为检验行业的发展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