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中国模式”点赞

健康界 4114 2015-03-20

3月18日,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全球卫生》(Lancet- Global Health)发表了一篇介绍耐多药结核病控制模式的专门文章。据这篇名为《中国涂阳耐多药肺结核普遍可及服务综合模式效果研究:干预前后对比研究》的文章介绍,由中国疾控中心、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共同合作开展的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规范治疗,提高患者治疗可及性的综合模式的试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中国模式”点赞

文章指出,该研究在全球首次探索了与医疗保险相结合、提高报销比例、采用单病种打包服务支付方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的可行性;在国内首次将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技术应用到患者的发现工作当中;还在国内首次系统研究并总结了以患者为中心,发挥定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基层卫生机构密切合作,全程治疗管理患者模式的效果。这一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的"中国模式"所取得的突破,将为耐多药结合病控制工作在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探索提供宝贵可借鉴经验。

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结核病控制司司长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事处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文章探索的综合模式和世界卫生组织 2015年后的结核病控制策略中"对所有的结核病患者提供适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关怀"的方向是一致的,特别赞赏控制医疗成本将有助于规范医院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患者灾难性支出的成功做法,鼓励中国尽快推广应用该项成果。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发表评论性文章指出:该研究为中国和其他耐多药结核病高疫情国家扩展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关怀提供了示范。

健康界的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2009年4月,原卫生部部长陈竺与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比尔·盖茨签署合作协议,启动了这一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1月起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河南省开封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和重庆市永川区实施。主要干预措施是在每个市选择1所市级医院,负责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所辖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或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可疑病例的推荐,将发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运送到地市医院进行结核病耐药分子检测和传统药敏检测,市医院对确诊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出院后转诊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落实督导化疗。治疗疗程为24个月,全疗程治疗服务总费用约为3万元(4644美元),医疗保险和该项目共同为患者承担90%、患者自付10%。

研究结果发现,应用快速诊断技术大大缩短了诊断和治疗延误,诊断时间由原来的57天缩减到7天,治疗时间由原来的139天减少到14天,减少了患者在等待诊断期间失去联系。干预期间加强了耐多药结核病规范治疗,杜绝了使用不合理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了社区随访和全程督导治疗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6个月治疗效果,70%患者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和国际上其他耐多药结核病规范治疗效果相近。患者自付住院医疗费用占家庭年收入比例由17.6%减少到3.5%,灾难性支出由58%下降到6%。

健康界还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目前耐多药结核病是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严重问题,2011年新发10万例患者中,只有3%被诊断和报告、2%得到了规范治疗。该研究探索的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综合模式为中国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制定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政策、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的办法,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等多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该研究成果也将为"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借鉴。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