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血清糖化纤粘蛋白在子痫前期中的意义

中国妇产科网 4136 2015-03-20

目的:评估糖化纤维连接蛋白(GlyFn)与子痫前期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床旁检测(POC)中的应用。

研究设计:检测107例孕妇血中的GlyFn、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总计,45例孕妇血压正常,62例被诊断为子痫前期。分析GlyFn评估子痫前期的能力以及GlyFn和产妇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监测血清糖化纤粘蛋白在子痫前期中的意义

结果:在早期妊娠,子痫前期患者的GlyFn血清水平显著升高(P <0.01),并在整个孕期持续升高(P <0.01)。GlyFn、sFlt1、PlGF和sFlt1/PlGF比值与子痫前期显著相关(P <0.01),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96、0.94和0.98,95%置信区间分别为0.98~1.00,0.89~1.00,0.86~1.00和0.94~1.00。增加的GlyFn水平与分娩孕龄、血压和下于孕龄儿显著相关(P <0.01)。在晚期妊娠期,分析重复测量每周GlyFn变化的差异表明,轻度子痫前期与每周81.7mg/mL(SE 94.1)改变相关,重度子痫前期与每周195.2 mg/mL(SE 88.2)改变相关。GlyFn 床旁检测显示出类似的性能,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5%置信区间为0.85~1.00。

结论:GlyFn是监测子痫前期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独有的潜在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7%。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是全球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占所有孕产妇死亡的10~25%。不幸的是,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可能发生在病程晚期,并可能与母婴结局不良相关联。目前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筛选、诊断和监测子痫前期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重度子痫前期,以适当地管理子痫前期并减轻不良结局。此外,子痫前期的发病率自1990年以来一直在增加,这可能与肥胖增加直接相关。我们迫切需要早期有效的诊断测试,以提供适当的分流。

当前没有可用的生物标记物足以替代目前子痫前期临床诊断,尽管各种血管发生/抗血管生成标记物,如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内皮素,已被用于开发单或多分析物测试。

之前的研究报道血清总纤维连接蛋白(Fn)与子痫前期联系密切。FN是一类广泛存在的蛋白质,功能丰富。Fn是选择性剪接和蛋白质水解的结果,Fn基因编码不同序列和长度的亚型。大多数Fn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被称为血浆Fn(pFn),是由肝细胞以可溶形式产生和分泌的;而所谓的细胞Fn(cFn)的是由很多类型的细胞产生,包括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cFn也在循环中被发现,特别是在各种病理条件下,包括糖尿病和炎症。因此,Fn的特定改变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这也反映了目前已知Fn参与血管重塑和炎症。

pFn和cFn均呈现复杂的糖基化,我们最近报道了母体血中Fn特定糖基化水平升高(Fn-黑接骨木[SNA])有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能力。鉴于妊娠期糖尿病和子痫前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先前的发现,孕妇血总Fn升高与子痫前期风险相关,我们评估了母体血清糖化Fn(GlyFn)用于子痫前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来监测其进展。此外,我们描述床旁护理(POC)平台进行分析血液中GlyFn水平,这将有利于子痫前期的快速评估,并具有可能成为筛查方法。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参与者来自之前报道的2个患者人群。纵向队列是60例孕妇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参与者在整个孕期连续采样,第一次采样是在6~14周,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再分别采样一次。在这个纵向队列中,15例在不同孕周发展子痫前期,匹配45例正常血压的妇女。在不同孕周被诊断为子痫前期的47例临床队列用于测量GlyFn水平的变化率。总计207个血清样品使用板测定法进行分析,86个血清样品还使用POC设备分析GlyFn。纳入的26例参与者进行了1次测量,62例有2次测量,19例有3次测量。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是来自于奥卢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研究方案经奥卢大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分析试验

母体血清进行离心、等分并存储在-80℃直到进行下述的测定。

GlyFn板式测定

Reacti-绑定板包被特异性羊抗鼠IgGFc片段,在碳酸盐缓冲液,pH9.6,4℃温育过夜,然后用PBS-0.05% Tween 20清洗。将板用3%牛血清白蛋白的PBS封闭,pH为7.2,室温下1h。然后将板用PBS-0.05%Tween 20缓冲液清洗,并加入Fn单克隆抗体,室温下孵育45min。样品和标准蛋白(从血清中分离的人Fn)孵育45min,洗涤,并加入生物素化的抗人Fn多克隆抗体。使用高灵敏度链霉素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孵育45min后,用PBS-0.05%Tween 20缓冲液洗涤并显影。

GlyFn POC测定

荧光免疫测定法采用标准免疫测定技术来特异性和定量检测血清标本中的GlyFn。上述平板测定中使用的多克隆抗Fn抗体被用为检测抗体。上述单克隆Fn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并固定于固相中(试验区)。

【结果】

临床子痫前期组患者更可能分娩较早(P <0.01),且新生儿出生体重较低(P <0.01)。在队列之间产妇年龄和未生育史没有统计学差异。纵向子痫前期组的诊断中位孕龄比临床子痫前期的显著较小。纵向血压正常组和子痫前期组比较发现,在妊娠每个时期,子痫前期患者的GlyF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患者(P <0.01)。为了评估在孕晚期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比较了年龄匹配的正常血压对照组和子痫前期队列的GlyFn、sFLt1、PlGF和sFLT1/PlGF比。子痫前期患者和无子痫前期患者之间所有的血清生物标记均有显著差异(P <0.01)。

在所有队列随时间改变的生物标志物重复测量分析发现,在控制组,GlyFn在孕期没有显著变化(P =0.83)。在子痫前期患者中,33~38周之间的中度子痫前期每周变化为81.7(SE94.1)mg/mL,重度子痫前期每周变化为195.2(SE88.2)mg/mL。

这些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子痫前期的临床效用是通过ROC曲线测试的。由于sFlt1测定要求很多血清量,此分析仅限于有足够血清的15例控制组和39例子痫患者(孕20~39周)。GlyFn的AUROC为0.99,且与sFlt1的(AUROC,0.96;P =0.11)和PlGF的(AUROC,0.94;P =0.10)显著不同。当以176.4 mg/mL为阈值时,GlyFn的敏感性为0.97(0.85~1.00),特异性为0.93(0.66~1.00)。在此阈值下,以5%为子痫前期的估计患病率,则诊断子痫前期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95%CI,23~72%)和89%(95%CI,80~98%)。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