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雅培APOC,优质的医疗检测

检验视界网 4186 2015-05-06

雅培是全球医疗保健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人们拥有健康和美好生活。雅培的主要业务包括四部分——诊断,医疗器械,营养品以及品牌成熟药品—在这些对于健康和幸福极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领域,雅培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在诊断行业,雅培已经有超过60年的历史,主要业务涉及核心实验室诊断,分子诊断,以及床旁监护诊断等领域。2015年4月,雅培在上海举办了床旁诊断相关的专业研讨会,邀请英国剑桥Papworth医院现任示范手术室及麻醉临床主任Florian Falter博士,与中国专业医疗人士进行关于床旁诊断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交流,雅培床旁监护产品部(APOC)全球总裁Sharon Bracken女士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定向点金《临床实验室》受邀参加此次活动,并借此机会,在研讨会后于4月2日专访Florian Falter博士与Sharon Bracken女士,期望分享国外专业的经验、优势的产品以推动POC在中国更好的发展。首先接受专访的是Florian Falter博士,Falter博士为欧洲心脏麻醉师协会会员、英国皇家麻醉学院院士、英国重症监护协会资深会员。2014年10月至今,任英国剑桥Papworth医院示范手术室及麻醉临床主任,负责所有手术室及介入治疗领域、手术室内的临床工作。

创新的雅培APOC,优质的医疗检测

《临床实验室》:不同学术组织对POC的定义不同,您如何定义POC?

Falter博士:其实床旁检测这个概念已经有些历史了。所谓床旁检测就是医生或者医疗专家在病患床边对病患进行检查,比如医生到病患家中测量量血压,或护士在病患身边抽血进行血检,这就是所谓的床旁检测,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

令人激动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很多医疗设备越变越小,某些大型机器与设备已被小型设备所替代,便可检测血液指标。由于大型设备受所需空间、操作要求、校准质控等因素所限,无法放置在床旁,便彰显小型设备的价值,因此床旁检测越来越多、发展飞速。

目前,大型设备逐渐小型化,检测结果的获得从两到三天缩短至马上、立刻得到结果。这个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其设备越来越精密,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广泛的为不同种类的病患所使用,并使患者受益。

《临床实验室》:相比传统的检测手段,POC检测存在哪些优势?

Falter博士:以雅培i-STAT产品为例,我第一次接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款产品也在不断的完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约15年前开始逐渐进入医疗领域,进入主流医院。最初i-STAT主要用于医院重症监护室,且检测项目较少。在过去的15年间,随着技术的演进,其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开发出更多的测试系统,随之更广泛的应用于手术室、ICU、重症监护室、急救室。未来i-STAT用于医院外,还可以转向家庭医生或普通的医疗用户。POC的优势众多,其中最主要的优势是它可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如我所在的医院,从抽血到实验室检测,从检测结果给到临床医生处,至少需要40-45分钟,但i-STAT只需3分钟,相信即使是普通人,都能明白快速的检测结果必然是有益于病患的。

我们在医院引进i-STAT之前进行了对比实验,使用大量样本分别在传统实验室(如生化实验室)、i-STAT床旁检测设备上进行检测,i-STAT的精密度误差是3%左右。如何理解3%?如实验室的检测参考系数为3,i-STAT的则是3.3-3.8,也就是说其误差为±3%。在欧洲范围内,一般检测设备的误差在±10%以内便可接受。通过这些不难看出,POC在缩短检测时间上的优势,其精密度不断提升。

《临床实验室》:请您与国内同行分享一些您在实际工作中应用POC的经验。

Falter博士:以我的工作为例来了解是我们是如何使用床旁检测设备的。床旁检测设备可用于在手术室进行心脏手术的病患,刚刚经历过心脏手术住在ICU的病患,i-STAT产品推出的一系列检测项目是最适合这些急性病患的。很明显,急性病患需要最快得到检查结果。其实POC或者i-STAT最重要的就是用于急性病患,病情非常迅猛的,病情最危机、最严重的病患,他们要求立即得到检查结果。所以,它最广泛的用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救室,也就是病患情况最危急、最严重的时刻。

同样在中国,昨天我和中国医院的专家们进行了交流,参加三场演讲,其中有一位专家来自上海本地医院,介绍2015年新年上海踩踏事件,很多医院参与急救,其中一个18岁的女性伤者采用床旁诊断设备进行快速检测后,迅速实施非常复杂的救治方案,包括体外膜肺氧合(体外心肺循环系统)。

《临床实验室》:目前您所在医院的POC应用越来越多,但中央实验室仍有它存在的价值,您是如何区分样本应使用POC进行检测,还是应送到中央实验室检测?

Falter博士: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觉得一些检测项目不需要即刻得出检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得出检测结果不会对病患存在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样本是可送到中央实验室进行检测。但有些指征会影响病患生命,如氧饱和度、乳酸水平,需立刻得到检测结果,因此POC是非常实用的。不紧迫的情况,如我们需要了解受到感染病患的病菌情况,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将样本送至中央实验室进行检测,这就是没有危及生命的关键。

毕竟i-STAT手持设备只有两个眼镜盒那么大,其所有检测项目与中央实验室无法相比,其检测项目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即样本在中央实验室和POC都可进行检测时,可进行区分——只要病患生命、医生处理、治疗效果不会受到检测结果时间的影响,样本可送至中央实验室进行检测。

《临床实验室》:请您预测POC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Falter博士:在昨天的活动中,本地医院代表发表了一些观点。我认为他们的担心、他们的忧虑与我跟我的同事的忧虑存在相似之处,如成本压力、时间考量、病患诉求等。

POC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与国际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未来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快速诊断、快速回应的领域。POC检测可减少拿到样本后往返于实验室的时间,可加速响应时间,大大有利于病患。

接下来接受采访的是Sharon Bracken女士,雅培床旁监护产品部(APOC)全球总裁。

《临床实验室》:125年来,雅培不断改善人类健康。在专业医疗领域,床旁血液监护实现以病患为中心的医疗监测,加速床旁决策。面对产品多样、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雅培POC如何实现本土化,立足于中国?

Bracken女士:从全球来看,雅培床旁诊断业务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大医院机构、小医院机构、诊所机构、偏远山区机构,救护车也是一个应用领域。目前在中国,由于中国医疗发展区域以及信息分享的不均衡性,使用我们产品的主要还是二甲和三甲医院。但对于偏远地区或者县级医院来讲,很难或者没有条件进行实验室检测,床旁检测产品的采购成本相对较低,又可移动,易于操作,可以帮助这些医院解决检测困难的问题,快速得到检测结果。

我们的产品拥有两大主要优势。第一,菜单的广度与可供检测项目的丰富程度,产品可提供如肾功能、心脏功能、血糖以及人体基础代谢和平衡等项目的检查,虽然检测项目复杂,但可在单一平台上进行检测,这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雅培i-STAT目前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同时运行如此之多项目和功能的智能化、手持式、平台式的医疗产品。第二,检测速度快,且为可移动手持设备,无需固定便可检测,因此其可广泛的应用于军方及危机管理,在一些诸如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医院的护理中心将会不堪重负,使用实验室的诊断仪器将会很难,甚至不可能实现。i-STAT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在现场进行测试,并直接获取数据,拯救病患生命。最近雅培POC产品销售量的增长源于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因为其小巧方便以及可移动性,医疗人员可将产品放到诊疗室,使用保护膜以防受到污染,便可在床旁检测病人。

用户使用反馈中重要的一点是i-STAT非常灵活,这是与产品的可移动性相关。POC设备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资产,可在院内不同科室使用。病患数量随时波动,POC设备科随时放置在不同科室以备调用,且无需科室固定配置水处理系统、废物处理系统等,可节省硬件的固定成本。

《临床实验室》:雅培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医疗建设的发展,这是雅培的社会责任之一。那么,在POC领域,雅培APOC将如何推动中国POC的应用与发展?

Bracken女士:2014年雅培与上海临床检验中心合作,建立血液分析培训中心,这是一个教育方面的合作项目。雅培建立此中心的初衷在于通过合作帮助中国的医疗专业人士更好的理解床旁检测的优势,提供培训项目与学术交流活动,以帮助他们运营高效、高质量的医护中心。我们希望他们了解i-STAT的价值及优势,特别是在减少等待时间、快速诊断等方面,产品的使用过程便是发现解决方案优势的过程,继而将解决方案应用于多个医疗领域。2015年,雅培将把培训中心拓展至北京与广州这两个城市。

《临床实验室》:雅培POC如何通过产品与增值服务的创新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

Bracken女士:目前,在床旁检测领域中,在血气检测、电解质检测设备方面,雅培是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第一是菜单的扩展,第二是易用性方面的增强。在菜单方面,我们希望提供更多的检测项目。比如对于心脏病的患者,一些菜单可以检查出一些关键的指标,还有某一些器官衰竭的状况。另外,因为我们的检查用血量非常少,只需1-2滴,彻底颠覆传统的血液检测用血量,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这一改变带来的价值都非常巨大。特别是对于血红细胞再造功能十分薄弱的新生婴儿来讲,i-STAT是非常适合应用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扩张菜单,可以检查更多的新生儿相关的情况,提供给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在易用性方面,手持使其便于使用。未来,我们将继续在菜单的扩展与易用性的强化两方面持续创新,同时在检测时间、减少误差方面上也将进行创新。

另外,我想强调一下雅培i-STAT在床旁检测领域进行的两大创新,一是产品已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功能,可随时随地上传数据到网络系统;二是通过数据管理软件,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及质量状况等信息,并同时对多台设备进行管理。

在增值服务方面,我们拥有专门负责实施的团队与专家,进入采购i-STAT产品的医院,检查医院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工作流程是否能确保医护人员真正得到使用i-STAT带来的益处。如医院病患人数急剧升高,或医院设备布局发生变化,或因某些原因改变检测项目,无法达到之前的预设目标,在此情况下,我们的团队便会到医院现场,调整现场环境以完善产品的应用。此外,我们提供支持服务,包括持续的跟踪回访与培训,以保证他们能真正得到i-STAT实施带

来的益处。

《临床实验室》:《临床实验室》是专注于IVD行业的专业性媒体,三月刊的主题为“POCT”,在组织稿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专家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一些医院对POC实施统一管理与使用,您怎样看待床旁检测与中心实验室的关系?

Bracken女士:雅培床旁监护业务是雅培诊断业务的一部分,我曾负责雅培诊断部门中心实验室相关的业务。我认为即使推出床旁诊断,中心实验室还是能够得到有效的运营,床旁诊断是中心实验室一个必要的或有效的补充,每个医院、每个机构必须自己做出决定,平衡中心实验室与床旁诊断的应用才是最好的。一些医院在ICU或ER中使用i-STAT,而心脏检测则在中心实验室进行,这没有问题,因为各个医院情况不同、工作流程不同、人流不同、病患构成不同。因此,因地制宜实施解决方案,通过共同使用中心实验室和床旁检测最全面的优化病患诊疗路径。

《临床实验室》:雅培POC部门未来如何布局POC的产品体系及市场发展?

Bracken女士:2000年初,i-STAT被美国一些大医院使用。目前我们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约为65%,是美国市场的领头羊,排名第一。这个趋势在其他国家也在蔓延,包括发达地区市场,如澳大利亚、英国,我们看到了与美国类似的使用率及普及率。中国60%的三甲医院已采用床旁检测产品,二甲医院的比例是33%,这种实施率的快速攀升有赖于医生看到床旁检测产品能够快速、有效的缓解医院病患太多、检测时间过长等问题,这推动了雅培POC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i-STAT的可移动性与快速响应能力,加速了医院检测的流程和速度,缩短病患的检测与等待时间,这是i-STAT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于产品布局,在研发角度,雅培诊断内部将进行系列合作,POC将与大型诊断设备、分子诊断部门合作,如菜单的扩展,我们将分享最佳实践,这将有助于POC产品的强化与创新。目前雅培与美国国防部就专注于“大脑创伤诊断”项目的合作,将由床旁诊断与雅培其他诊断部门合作共同研发。在中国的合作也是如此,诊断各部门的研发负责人会进行经常性对接,在了解中国研发进展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合作。2014年,雅培诊断业务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

雅培一直致力于成为人们值得信赖的伙伴,通过我们提供的高品质诊断产品、医疗设备、药品以及营养品,帮助每一个人拥有更好的健康状况,释放潜能,生活的更加幸福美满。中国是雅培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自2011年以来,雅培床旁监护产品部门在中国不断拓展销售和技术支持团队,提供相关的培训并有专业的实施专家帮助医院使用手持式床旁检测设备。展望未来,中国对床旁快速检测产品有庞大的需求,我们未来的投资与增长将会立足于中国市场。

通过对Florian Falter博士与Sharon Bracken女士的访谈,我们了解了POC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情况,了解了雅培POC产品体系、解决方案、未来布局,希望随着雅培POC的发展,中国的床旁检测也随之不断发展。

《临床实验室》:袭莎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