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大同市五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跃平

大同日报 2015-05-18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大同市五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跃平

图为王跃平正在与同事在检验室内操作血器分析仪。 本报记者 陈旭东摄

他是逻辑严谨的学者,他是实验室里不知疲倦的“拼命三郎”,他是我市医学检验学科带头人,尽管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然而在记者面前,他却一再表示,“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我只是老实做人,用心做事罢了。”他就是市五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跃平。

今年56岁的王跃平自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医学检验一线。

医学检验工作平凡而琐碎,王跃平始终认为,检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一丝马虎,每一项数据都关系到患者病情的判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给病人及时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从医30余年来,他把检验质量当做首要任务来抓。2010年担任检验科主任后,他和同事们一道,制定了严格的报告审核、复查复检制度,加强急诊化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几年来,全科医务人员绷紧神经,对病人高度负责,检验报告单的误报、错报率几乎为零,受到临床医生和病人的一致好评。

如何更好地发挥实用价值、服务临床,是王跃平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工作中,他要求科里的医务人员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完善检验项目。去年夏天,该院某病区给检验科送来一份脑脊液标本,要求进行常规检查。当班技师在进行镜检时,发现镜下有“新型隐球菌”可疑物,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不符。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王跃平当即指示当班技师先做进一步的检查,待确定结果后再向临床报告,这样更有说服力。在王跃平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的检验,结果显示:高度怀疑为新型隐球菌的感染,最后,临床诊断将“病毒性脑炎”更正为“新型隐球菌脑炎”,及时纠正了误诊。正是在他这种严谨作风的感召下,科里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去年,检验科被评选为“山西省模范集体”。

在医院,王跃平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检验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能开展450多项常规检验项目,为了安全起见,他每天早上6点便来到科室,对各台检验仪器的性能指标进行监测,看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质量控制的要求。如果发生失控,就要及时查找原因,是设备故障、试剂污染变质,还是检测人员的操作失误?等全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他才放心地回到办公室。翻开他的工作总结册,里面翔实记录着检验科质量监督、安全自查等事项。晚上下班后,最后一个离开岗位的也是他。对此,同事们都竖大拇指:“如此长年累月的坚持,若不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是很难做到的。”据科里的一位同事回忆,有一年的一个冬日,下着大雪,王跃平不慎滑倒,左手手腕摔骨折了,但他照样“披”着星星来,“顶”着星星回,没有休息过一天。他的左手手腕因此落下了后遗症,直到现在一变天气就疼。

奉献在检验一线,这不是王跃平的最终目标。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不断开拓进取,认真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带头吸收、消化国内外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他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了《实验室标准化操作规程》《临床检验基础实验理论指导》等4部学术专著,编写了《临床检验手册》《标本采集手册》等多部期刊。多年来,王跃平还兼任山西省医学检验专业委员会常委、大同市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承担着同朔地区检验医学专业方面疑难问题的处理和指导,并承担国家863肺栓塞研究项目。2012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今年五一前夕,他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眼下,王跃平为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证。实验室认证后,将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学等方面的检验,进而提供咨询服务、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对进一步的检验提供建议等。目前,实验室认证的申报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认证通过后,医院的检验报告将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被10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承认。对检验科来说,这项工作责任和意义重大,王跃平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向着更高、更全、更准确的检验质量迈进,向着世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发起挑战。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