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隐匿- 体检:大便常规和肛门指检很重要

今晚报 4114 2015-05-27

本报记者 陈曦

又到每年的体检季,在众多体检项目中,很多人嫌“大便常规”和“肛门指检”麻烦而选择放弃。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任柳建中表示,很多大肠癌就诊时都是中晚期,因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因此日常很难发现。其实早发现大肠癌很简单,每年粪便隐血检查一次,粪便隐血检查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就可以确诊了。

体检可早期发现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近年来大肠癌已是常见癌症的第三位。柳建中主任表示,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很容易被忽视,等出现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明显症状时,通常已经到了中晚期。大肠癌比较确定的高危因素有家族史、有肠息肉或曾经得过肠癌、大便有隐血、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阑尾炎史、慢性胆囊炎史等。如果大便里带有血迹,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长时间便秘或腹泻,使用一般的促进肠道蠕动和止泻药物没有效果,长时间腹部隐隐作痛,出现任何一个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

柳建中主任说,大家在每年体检时,千万不要忽视大便常规检查,同时也不要因为害羞等原因漏掉肛门指检这一项,大部分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被发现。大便隐血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如果大便隐血实验呈阳性,显示消化道有出血情况,就一定要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而对于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有肠息肉要及时手术处理,可以降低癌变几率,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目前有无痛肠镜可以减少检查时的痛苦。

年轻人大肠癌发病率增高

这些年,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依然在逐年上升。柳建中主任说:“大肠癌本来好发于中老年,高危人群是40-70岁,但现在30多岁的年轻人也多起来了。这和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有一定关系,也和年轻人不好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大肠癌跟饮食习惯有很密切的关系,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会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在日常饮食中,年轻人要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少吃红肉,以鱼、禽、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

大肠癌规范化治疗很关键

柳建中主任表示,大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只要早筛查早诊治,大肠癌病人是可以长期生存的。在欧美国家,大肠癌的五年生存率达到70%—80%,中国的五年生存率也能达到50%以上。提高5年生存率,除了早发现,规范化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都是不对的。大肠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首选,目前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放疗结合化疗,以及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在术前为恶性肿瘤降期,同时提高手术的保肛率。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