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验医学分会微生物学组2015年第三次学术会议- “微生物检验新思路”专题研讨会

上海检验医学分会 4132 2015-08-05

盛夏近40度的高温,也未能阻挡上海微生物界同仁们对知识的渴求。2015年7月28日下午,上海检验分会微生物学组成员和部分二三级医院检验科主任及微生物专业负责人,齐聚在瑞金医院学术会议中心,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对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菌主动筛查的能力,促进实验室更好为临床诊疗服务。会议邀请了广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苏丹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赵虎教授,以及上海交大附属仁济医院院感科的傅小芳教授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从不同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利用新方法新思路来提高微生物检验能力,并为临床抗感染防治和监控提供支持和保障。上海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沈立松教授,副主委李莉教授以及微生物界著名专家倪语星教授等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华山医院院感科主任李光辉、华东医院院感科主任于志臻等部分三甲医院的院感科的主任和专家到会交流、指导。

苏丹红教授首先作了题为《血培养菌血症检测新思路》的报告。微生物检验结果对临床诊疗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泛共识, 但是由于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长期以来滞后于其他检验专业,阻碍了微生物检验价值的发挥。苏教授的团队利用梅里埃公司的Myla信息系统,深度挖掘它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系统快速准确的功能,使得临床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检验结果,大大提高了微生物检验的效能。同时,她的团队利用这个系统,开发了院内细菌耐药信息和培养结果相链接的功能,指导临床医生在经验用药时也能够较合理地用药。通过几个实临床病例的分享,她给大家具体演示了如何能做到将常规微生物报告时间缩短到1-2天。最后,苏教授利用具体数据,给与会者阐述了如何正确应用PCT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质谱技术的问世掀起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新变革,仅仅需几分钟就可以得到鉴定结果,使得质谱技术成为微生物检验最有前景的领域。赵虎教授从质谱的检测原理、操作流程及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流品牌之间的比较,给大家系统地讲解了质谱检测技术。华东医院检验科是最早应用质谱仪的单位之一,赵虎教授牵头组织了新华医院和中山医院,成立了临床微生物快速检测平台课题组,致力于在微生物检验领域建立和规范质谱检测技术。课题组正在摸索利用质谱技术对血液、中段尿及肺泡灌洗液直接进行检测,以达到并建立质谱检测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细菌培养需接种、孵育、分离、鉴定的流程,从而大大缩短检测时间。目前课题组已经获得一些突破性地进展,还将进一步在细菌耐药方面进行研究。

来自仁济医院感控科的傅小芳教授长期从事于院感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她从细菌的耐药现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预防和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2009年卫生部发文要求在三级医院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的预警机制,采取主动的干预措施,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进行主动筛查,及早及时发现耐药菌。主动筛查目标人群是哪些?应在哪些科室开展?筛查的时间,筛查方法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地消毒隔离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傅教授深入细致地一一进行了讲解。

精彩的报告赢得了强烈的反响,参会者也将日常工作和科研中的问题与在座的专家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会议结束后,沈立松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高度评价,勉励微生物学组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带领上海微生物检验界在学术和检验水平上达到新的高度。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