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癌症低龄化趋势值得警惕

金华新闻网 4143 2015-08-13

本周,一则关于“浦江妈妈与儿子患上了一种奇怪肿瘤”的微信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社会一些爱心人士在准备帮助这对母子抗击肿瘤。

此前,金华也发生过一起4岁男孩得肾癌的案例,癌症低龄化的现象也再次浮现在公众面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医疗卫生界的人士,有医生介绍,低龄儿童得癌症的现象在金华本地并不罕见,这与家族遗传和饮食、后天的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们千万大意不得。

妈妈长肿瘤
儿子也有发病征兆


今年34岁的潘灵娟是浦江县浦南街道杨里村人,她现在正患有一种遗传疾病———遗传性神经纤维瘤。目前潘灵娟因为病情发展迅速,也无法和外界交流。她的同学张杭告诉记者,潘灵娟的父亲和姐姐都是得这种病去世的。

潘灵娟是在三年前发病的,此后,身上不断长出肿瘤,到医院手术切除后又会长出。今年开始,潘灵娟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癌细胞已经扩散压迫到听力神经和声带神经。

更让大家感到揪心的是:潘灵娟的儿子也出现发病的征兆。据她的同学说,潘灵娟的儿子双手已经出现了大小不一样的现象,有停止发育的趋势,手臂表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形。这件事被浦江网友发到网上后,有很多好心人开始关心这对母子。如果您有这样一份爱心,愿意帮助这个家庭的,可以和潘灵娟的同学张杭(13566956028)联系。

低龄儿童得癌症的现象
就在身边


金东区润禾幼儿园的范园长告诉记者说,此前4岁就得肾癌的天天就在他们这里就读,为了救助天天,学校组织多次义演。天天的事对她触动很大。“现在真心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健康,定期给孩子体检。”

她介绍,当时去保险公司进行对接的时候,业务员告诉她,近段时间,仅在她手上就接到了三例癌症患者进行理赔的单子,而且都是幼儿。一名小女孩甚至得了卵巢癌。

“这些都不应该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发生,所以,我们很希望家长能够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尽量能够例行检查身体,特别是在环境、食品安全、饮食起居等方面,要做到以身作则。”

金华广福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李曦萌医生认为,让孩子保持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如放任孩子喝大量的饮料,甚至让孩子养成了吃方便面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容易让孩子被癌症病魔给缠上。”

当然,其中也有遗传因素,婚检、孕检虽然不再是强制性的,但也千万不能忽视。

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儿童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意外伤害。有数据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儿童癌症发病率增加了25%。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