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今日在贵阳开幕!
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办,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美洲华人遗传协会协办,贵州医科大学、贵阳综合保税区管委员会、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清华大学承办的“2015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于2015年8月27-28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测序中国作为本届大会的首席支持媒体,将对大会进行全程报道!
作为国内分子诊断领域最高水准、最受欢迎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吸引了国内外近千名人员参会,包括两院院士、科学家、国内外资深专家、领域新秀、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企业代表,展示传播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总结交流经验,推动行业发展。
主会场 | 智慧碰撞,精彩纷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宣布会议正式开幕,并对到场的行业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
作为大会主办城市,贵阳市政府刘文新市长作大会致辞,他表示:“在贵阳重点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大背景下,这次会议的召开一定会为推动分子诊断技术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成为贵阳人民共享分子诊断最前沿技术支持的盛宴。”同时,他也欢迎各领域的专家将更多研究成果带到贵州,更多地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更多共赢共享。
作为国内分子诊断领域最高水准、最受欢迎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吸引了国内外近千名人员参会,包括两院院士、科学家、国内外资深专家、领域新秀、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企业代表,展示传播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总结交流经验,推动行业发展。
主会场 | 智慧碰撞,精彩纷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宣布会议正式开幕,并对到场的行业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
作为大会主办城市,贵阳市政府刘文新市长作大会致辞,他表示:“在贵阳重点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大背景下,这次会议的召开一定会为推动分子诊断技术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成为贵阳人民共享分子诊断最前沿技术支持的盛宴。”同时,他也欢迎各领域的专家将更多研究成果带到贵州,更多地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更多共赢共享。

作为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三局李仁涵局长对各界与会人士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阐述了分子诊断技术大会的重要意义。李局长认为:“分子诊断技术大会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扩大合作与交流,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新技术,搭建研究与应用之间的桥梁,共同探讨逐步建立完善的分子诊断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为学术界、医务界、工程技术界以及产业界搭建起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桥梁,推动我国分子诊断技术与国际前沿的接轨与发展。

围绕 “出生缺陷精准预防与诊疗”、“遗传与分子诊断新技术、新方向”、“肿瘤精准诊疗”、“个体化医学检测管理与发展趋势”等主题,本次大会的各界参会专家就分子诊断领域的发展和未来趋势展开讨论与交流。
会议首日,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分别就出生缺陷精准预防与诊疗,遗传与分子诊断新技术、新方向两大主题做精彩报告,会议现场气氛活跃,场上、场下互动频繁,参会者对上述主题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与报告人展开热烈讨论。
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三院院士,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Lee Hood教授发表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4P医学(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的理念、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应该将病后护理转变为全程健,推动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方法的创新。
会议首日,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分别就出生缺陷精准预防与诊疗,遗传与分子诊断新技术、新方向两大主题做精彩报告,会议现场气氛活跃,场上、场下互动频繁,参会者对上述主题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与报告人展开热烈讨论。
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三院院士,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Lee Hood教授发表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4P医学(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的理念、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应该将病后护理转变为全程健,推动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方法的创新。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系讲席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谢晓亮作了题为《单分子水平的生命: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大会报告,从单细胞水平角度出发讲述了单细胞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通过详实的统计数据和案例,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边旭明详细描述了我国出生缺陷所面临的严峻现况,并对该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美国医学遗传学院院士,美国华人遗传学家协会前会长,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子公司Criatas Genomic联合创始人、基因组医学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吴柏林在其题为《基因组解析大数据的系统分析和精准解读》的大会报告中,介绍了高通量基因组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于临床精准诊断,并通过多个成功的临床案例讲解了数据系统分析和结果精准解读的全过程。
在接下来“遗传与分子诊断新技术、新方向”的主题会场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精准医学:你的技术系统在哪里?》的报告,报告就我国精准医学的历史与未来、精准医学的相关工作如何在我国更好实施以及我国的技术和系统如何构建等方面的问题与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报告以肝癌为例,提出针对不同疾病和疾病不同发展阶段,首先应该建立精准的综合检测和诊断平台的理论体系,综合中西医、结合精神和肉体、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实时地选择组合性方案,对没有发生的疾病、即将发生的疾病和已经发生的疾病实施精确的打击和管控。程京院士的精彩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在接下来“遗传与分子诊断新技术、新方向”的主题会场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程京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精准医学:你的技术系统在哪里?》的报告,报告就我国精准医学的历史与未来、精准医学的相关工作如何在我国更好实施以及我国的技术和系统如何构建等方面的问题与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报告以肝癌为例,提出针对不同疾病和疾病不同发展阶段,首先应该建立精准的综合检测和诊断平台的理论体系,综合中西医、结合精神和肉体、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实时地选择组合性方案,对没有发生的疾病、即将发生的疾病和已经发生的疾病实施精确的打击和管控。程京院士的精彩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来自荷兰奈梅亨大学医学中心人类遗传学系、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临床遗传学系的Joris A. Veltman教授作了题为《智力缺陷中的新发突变:从基因到基因组,从研究到诊断》的报告,报告提出欧洲遗传学中面临的新挑战,即基因组测序可以测得所有变异的同时却面临不知道哪项变异会引起疾病的困扰。Joris A. Veltman教授通过相关的实验案例介绍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实验方案和结果。

西雅图癌症护理联盟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员,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院院士林惠国教授作了题为《结肠癌干细胞靶向治疗与预防:转化医学的最佳模式?》的主题演讲,通过具体的案例,林惠国教授介绍了其在结肠癌干细胞靶向治疗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其在P4个体医学方面更具体、更深入的、结合实际所做的工作。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院基础研究所党委书记、医学遗传学系主任张学作了题为《遗传病的分子诊断:从发现致病基因到检测致病突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用大量的实例介绍了单基因病中的致病突变,并强调NGS可以迅速被广泛用于遗传病的分子诊断。

在27日下午的技术讲座中,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GSD副总裁张焱、贵阳市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瑶和Illumina公司大中华区市场部经理胡芳芳分别作报告。
主会场结束后,测序中国的联合创始人罗海涛主持了圆桌论坛,林惠国院士、程京院士、谢晓亮教授以及Joris A. Veltman教授四位嘉宾参加了该论坛环节。首先,林惠国院士针对目前肿瘤基因检测和治疗方面遇到的问题及挑战做了详细介绍。接着,针对“治未病”的全民健康理念,“治未病”过程中的技术方法以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程京院士结合中西医角度做了深入的阐述;谢晓亮教授则针对单细胞研究目前在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及难点做了透彻解析,并对单细胞研究在临床上的各种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Joris A. Veltman教授针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和诊断方面,对其在荷兰本国临床应用的现状做了分享。借助圆桌讨论环节,现场参会人员围绕“分子诊断”领域各方面的问题与四位嘉宾也进行了深入的面对面沟通、探讨。
主会场结束后,测序中国的联合创始人罗海涛主持了圆桌论坛,林惠国院士、程京院士、谢晓亮教授以及Joris A. Veltman教授四位嘉宾参加了该论坛环节。首先,林惠国院士针对目前肿瘤基因检测和治疗方面遇到的问题及挑战做了详细介绍。接着,针对“治未病”的全民健康理念,“治未病”过程中的技术方法以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程京院士结合中西医角度做了深入的阐述;谢晓亮教授则针对单细胞研究目前在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及难点做了透彻解析,并对单细胞研究在临床上的各种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Joris A. Veltman教授针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和诊断方面,对其在荷兰本国临床应用的现状做了分享。借助圆桌讨论环节,现场参会人员围绕“分子诊断”领域各方面的问题与四位嘉宾也进行了深入的面对面沟通、探讨。

分论坛 | 肿瘤诊疗,各抒己见
27日下午,与主会场同时进行的还有遗传与分子诊断、肿瘤精准诊疗及个体化医学检测分论坛。结合分子诊断与精准医学的背景,来自博奥生物、赛默飞世尔、Illumina、领星生物和凯杰公司的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在肿瘤诊疗方面的解决方案和观点。博奥生物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孙义民博士从社会各个领域精英人士早逝以及肝癌防治等实际案例出发,阐述了分子诊断与肿瘤的精准医学应该是“对未病的预测预防、对欲病的早期发现以及对已病的精准治疗”,并介绍了博奥生物在肿瘤预测、早期发现以及预后评价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27日下午,与主会场同时进行的还有遗传与分子诊断、肿瘤精准诊疗及个体化医学检测分论坛。结合分子诊断与精准医学的背景,来自博奥生物、赛默飞世尔、Illumina、领星生物和凯杰公司的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在肿瘤诊疗方面的解决方案和观点。博奥生物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孙义民博士从社会各个领域精英人士早逝以及肝癌防治等实际案例出发,阐述了分子诊断与肿瘤的精准医学应该是“对未病的预测预防、对欲病的早期发现以及对已病的精准治疗”,并介绍了博奥生物在肿瘤预测、早期发现以及预后评价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上图为分论坛现场)
大会精彩,明天继续!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