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专家和你谈“心”
30多岁“白领”心梗的个案越来越多,牙疼或夏天腹泻都可能是心梗先兆,快走公里数不是越多越好……9月24日是“世界心脏日”,记者从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南京举行的义诊现场看到,心血管专家和市民如此“谈心”,让不少人直呼“涨知识”。
“全球每1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我国每年心血管疾病可导致约300万人死亡,是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对记者说,2014年发布的最新《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中数据表明,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而且心梗猝死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临床中30多岁的个案不是少数。”江苏省人民医院王连生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过去以中老年心血管患者居多,现在由于大家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睡得少,再加上抽烟酗酒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心血管疾病已经呈年轻化的趋势。前不久他接诊到一位30岁的工程师,由于赶工程进度,压力非常大,一天平均抽3-4包烟,平时也不注意体检,有天凌晨这位还在加班的年轻工程师突然晕倒,被同事发现后送到医院时已去世。压力型心脏病使得个体老板以及“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人群”的戏称)等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职业人群成为了猝死高发人群。
孔祥清教授说,有一些常规先兆需引起“三高”人群警觉,比如心口疼,眼睛发黑,这个要当心。也有一些先兆常被忽略和误诊,比如肩膀疼、牙疼,有的夏季腹泻,也是心脏病前兆。曾有一位老先生,腹泻,结果医生没查心脏,回家时在公交车上就心梗猝死。
“三高”人群常常以“管住嘴、迈开腿”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专家说,这是好事,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运动也要因人而异,以不感觉疲劳为宜。孔祥清教授认为,比如快走,一天走1万步内为宜。长跑,建议每天不超过半小时,一周10公里以内为宜。
如果家人突发心肌梗死,是赶紧去三甲医院,还是依照“就近原则”去最近的医院?专家认为,原则上,还是依照就近原则。
王连生主任医师也提醒,一旦出现持续性胸痛提示可能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援到来之前,患者可做深呼吸、用力咳嗽这些自救方法。据了解,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开通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
“全球每1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我国每年心血管疾病可导致约300万人死亡,是中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对记者说,2014年发布的最新《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中数据表明,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而且心梗猝死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临床中30多岁的个案不是少数。”江苏省人民医院王连生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过去以中老年心血管患者居多,现在由于大家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睡得少,再加上抽烟酗酒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心血管疾病已经呈年轻化的趋势。前不久他接诊到一位30岁的工程师,由于赶工程进度,压力非常大,一天平均抽3-4包烟,平时也不注意体检,有天凌晨这位还在加班的年轻工程师突然晕倒,被同事发现后送到医院时已去世。压力型心脏病使得个体老板以及“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人群”的戏称)等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职业人群成为了猝死高发人群。
孔祥清教授说,有一些常规先兆需引起“三高”人群警觉,比如心口疼,眼睛发黑,这个要当心。也有一些先兆常被忽略和误诊,比如肩膀疼、牙疼,有的夏季腹泻,也是心脏病前兆。曾有一位老先生,腹泻,结果医生没查心脏,回家时在公交车上就心梗猝死。
“三高”人群常常以“管住嘴、迈开腿”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专家说,这是好事,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运动也要因人而异,以不感觉疲劳为宜。孔祥清教授认为,比如快走,一天走1万步内为宜。长跑,建议每天不超过半小时,一周10公里以内为宜。
如果家人突发心肌梗死,是赶紧去三甲医院,还是依照“就近原则”去最近的医院?专家认为,原则上,还是依照就近原则。
王连生主任医师也提醒,一旦出现持续性胸痛提示可能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援到来之前,患者可做深呼吸、用力咳嗽这些自救方法。据了解,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开通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