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体检要“空腹”?

昆明日报 4158 2015-11-26

去医院看病需要抽血化验时,医生都会嘱咐空腹采血,那么怎样才算空腹呢?专家介绍,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前,距前一餐的12至14小时的静脉血。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詹正坤说,由于餐后12至14小时胃肠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已基本完毕,因而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稳定,此时测得的各种数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机体的生化变化,有助疾病的诊断。反之,如果在进食后采血,则会因为食物的影响而无法对检验结果进行判断,这是由以下两种原因所致:进食后,由于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血液中的生化成分,如糖、蛋白质、脂类与各种无机离子等呈现暂时性变化。因此,用这种血液标本测得的各项结果,一方面不能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无法与空腹血所测得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因而也就无法获得准确的临床判断。

从血样上看,空腹血的血清呈淡黄色,并且清亮透明。饭后抽取的血液血清常微混,或有灰白色的块状物,因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给人饮用1公斤牛奶,1小时后抽血进行肝功能检验,结果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与蛋白质定量试验值均增高。还有医生遇见这样的情况:有的献血人员或病人在献血或采血化验的前1天晚上,进食较多的肉类食物或肉汤,在第2天采血时则所采的血液呈乳糜状,因而使采得的血液无法用于输血或生化检验;另外,利用免疫比浊原理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如果血清比较浑浊,有些项目不能测定出结果。

当然,在某些条件下,如急症患者、急诊科遇到紧急情况等,只要饮食未引起标本中重度脂浊,生化检验结果还是可以指导临床的。

正常情况下做生化检验时必须采空腹血,采集时间一般为早晨7点左右。但在特殊需要时也可以在清淡饮食后6小时采血化验,不过,做血脂检验时,必须在餐后12小时方可采血,才能真实的反映机体的情况。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