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改革后 看病更贵还是更便宜?

国家四部委日前发出《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出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实行市场调节价,看病更便宜了还是更贵,这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意见》提出,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和其他市场竞争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落实市场调节价政策。
实行市场调节价,是更便宜还是更贵呢?对于很多人担心的这一问题,四部门已经明确表示,患者的负担不会增加。首先,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服务价格的部分,主要通过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以及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的空间,以确保医药费用总量维持平衡。其次,会有配套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要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此外,还将强化医药费用控制。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障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明确控费指标,确保区域内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基础医疗服务价格,会比较便宜,而且能用医保。而一些专科类医疗服务,比如体检、牙科、产科,则根据不同内容定价,从数百至上万元不等。
其实,市场调价并不可怕,它是通过价值和供求关系反映出的价格。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形成的价格往往要比办公室里的行政者拍脑门想出来的价格更贴近实际情况。但是,需要做好监管。
业内认为,降低药占比、回归医疗价值是医改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在公立医院的医疗价格体系逐步理顺的过程中,也将给服务占优、机制灵活的民营医院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供给侧改革下,转型升级无论对公立还是非公立医院而言,都是亟须加快脚步要做的事情,而且医疗与其他产品不同,它涉及人身安全,不容许出差池。作为一家从公立转型为非公立的医院,禅医一开始也遇到重重困难,没有病人,得不到信任,但现在已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5年门诊量达247万余人次。今后,我们在要求医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时,医生价值如何更体面的实现,也需要加快探索并不断尝试。”
台湾彰基医院院长、三星医疗执行总裁郭守仁说,台湾30年前90%是公立医院,也经历过看病难、看病贵的阶段,事实证明全部靠公立医院是无法满足和解决所有人的医疗需求。通过一系列改革,目前台湾80%是民营医院。
点赞 0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