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在中国二级市场的深度渗透!详解梅里埃15亿联姻长光华医

检验视界网 4348 2018-11-19

作为全球排名第8的IVD巨头——生物梅里埃,最近因为收购了中国VID企业长光华医而登上了行业的头条。


生物梅里埃在全球拥有三大总部和41家分公司,中国市场是其第三大市场。仅仅成立了8年的长光华医为何成为其标的?这桩并购将如何推动中国IVD市场的变局?


买卖混相之下,生物梅里埃控股长光华医


11月9日,生物梅里埃宣布收购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54%的控股股权。收购基于1.65亿欧元的估值,外加2500万欧元的额外费用作为额外资产的对价,如获取经销权和现有的装机(折合人民币约15亿元)。


受到多家IVD青睐的长光华医,在历经近4个月的纷争之后,终于花落梅里埃。


反转频频:科华参股被拒,新华出售已有股权


6月29日,科华生物对外宣布以共计3.36亿元拟收购两位自然人股东(陈大志先生、顾烈静女士)持有的长光华医26.6983%的股权,参股长光华医。


次日(6月30日),长光华医“打脸”科华生物。通过官网宣布:长光华医控股股东已决定对该两位小股东出售的股权行使优先购买权,且已将相关通知在法定时限内依法送达当事人,因此科华生物将无法实现参股长光华医的目的


同时表示,“长光华医也正在积极寻求充满诚意和善意的潜在投资者进行接触,以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创互利共赢的局面。” 


有意思的是,有的企业想买买不了,有的企业却想卖了。


7月19日,新华医疗宣布拟通过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所持有的长光华医8.2041%的股权。出售的主要转印在于长光华医目前的市盈率是比较高,新华医疗担心以高估值收购会对以后带来潜在的商誉减值影响。


科华生物总裁丁伟表示曾就长光华医的股权与新华医疗接触过,“但因双方条件未谈拢作罢”。


长光华医不变的追求:IPO上市


IPO上市一直是长光华医的不变的追求。


2015年8月,新华医疗与长光华医签订投资协议的时候,就提到,“新华医疗以借款的形式给予长光华医2000万元资金支持,在2017年底之前由长光华医以一年期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1.1倍计算利息,并还本付息支付给新华医疗。


或者在新华医疗累计持有长光华医51%及以上股权后,该2000万元资金支持可转为公司对长光华医的增资款;各方同意,公司在完成长光华医增资后,将于2018年以支付现金或发行股份,或以两者相结合方式购买长光华医现股东部分股权,以使购买完成后,公司可累计持有长光华医51%至85%的股权,或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后,长光华医可以选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很显然,生物梅里埃满足了长光华医曾经对新华医疗提出的两大条件:

▲ 1. 累计持有长光华医51%及以上的股权;

▲ 2. 长光华医可以IPO上市。


在宣布收购之前,9月26日,《梅里埃投资长光华医暨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动员大会》召开。会上明确了长光华医未来五年内要达到的两大目标

▲ 一是把长光华医建设成为中国本土最好最强的化学发光免疫诊断产品公司;

▲ 二是长光华医实现首次公开募股并上市(IPO)。


生物梅里埃公司董事长兼CEO Alexandre Mérieux 亲自出席会议并表示,“梅里埃方面会不遗余力地积极支持长光华医实施双方共同制定的五年行动计划,尽快达成两大目标。” 


生物梅里埃的诚意,这大概是梅里埃能顺利参股长光华医的重要原因。

24.jpg

▲生物梅里埃全球总裁Alexandre Mérieux

生物梅里埃发力中国二级市场


生物梅里埃为何选择了于2009年成立的长光华医?


生物梅里埃1963年创建于法国里昂,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IVD巨头之一。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有两个应用领域 : 临床诊断产品和工业诊断产品。


25.jpg

▲2018年Q3&9M 生物梅里埃营收数据

26.jpg

▲2018年Q3&9M 生物梅里埃各业务占比数据


根据2018年Q3财报,截至9月底,

工业诊断产品:营收3.147亿欧元,同比+8.9%,仅占整体营收的18%。

临床诊断产品:营收14.341亿欧元,占整体营收82%的份额,是生物梅里埃营收的支柱。同比+10.0%,主要受到分子生物业务高达32.3%的高增长所驱动。


生物梅里埃的临床诊断产品主要包括传染病、微生物、心血管病和肿瘤病等四个领域。


生物梅里埃是微生物诊断领域的领导者


微生物业务贡献了其营收的40%。VITEK®, VITEK® MS, API®, Previ® Isola, Previ® Color Gram, chromID® 是梅里埃的微生物系列品牌,包含了检测、识别和药敏反应。


免疫业务贡献了营收的19%,同比增长仅0.3%。核心机型为VIDAS系列的mini VIDAS和VIDAS 3,其主推项目为PCT和心标。


与此同时,生物梅里埃的免疫线已经多年没有新仪器出现,在现有仪器高速更新换代的情况下,生物梅里埃面临着沉重的压力。


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是IVD中最集中的三大领域。相对于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尤其是其中的化学发光诊断,技术壁垒较高,且仪器和试剂需要配套使用,发展的成熟度相对较低。


这个时候,一场并购就是一场“及时雨”。


长光华医产品线与生物梅里埃形成优势互补


长光华医是一家集临床免疫分析、血液检验等系列仪器和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提供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的IVD全面解决方案(试剂、仪器和配套软件),以及国内首创的适合于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27.jpg

▲长光华医的主要仪器产品


长光华医主要经营两类自动化免疫检测系统(AE-180和AE-240),采用最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检测项目近80项。


其中,AE-24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发光原理为吖啶酯直接发光,检测速度为240测试/小时。AE-120分析仪近期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进一步扩大了检测产品的范围。


长光华医目前装机约1000台,主要应用于中型医院(100至500张床位)。

相对应的,生物梅里埃的VIDAS®系列产品用于高值医疗检测,在中国市场上主要应用于大型医院(5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和三级医院)。


也就是说,对于长光华医的控股,使得生物梅里埃有效延伸了其在中国的市场覆盖范围。且其产品线和长光华医的产品线能够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这是一桩非常划算的收购。


以长光华医推动中国市场营收增长


从营收来看,长光华医的表现也不错。


数据显示,长光华医净资产在不断增加。

■ 2017年,长光华医营收1.22亿元,净利润2253.81万元,净资产为3395万元。

■ 2018年Q1,长光华医营收2704万元,净利润334万元,净资产为3729万元。


据预测,长光华医2018年的销售额预期将超过2000万欧元,在2017年的基础上大幅增长。


28.jpg

▲长光华医最近一年及一期的主要财务指标(未经审计)


中国的免疫检测市场规模约20亿欧元,且以20%-25%的速度在增长。在医疗资源下沉的今天,二级医院市场将提供更高的营收增速。


29.jpg

▲2018年Q3&9M生物梅里埃区域营收分析


生物梅里埃中国已跃升到集团内全球第3的重要位置,仅次于美国、法国;而上海更是成为生物梅里埃全球三大战略中心之一。


外资IVD中国市场之路:并购本土企业


环境压力下,中国IVD市场的“跑马圈地”愈加激烈。


并购在这场跑马圈地的过程中,显然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然而,留给企业的可选择的优质标的并不多。(优质标的指既有产品、又有渠道、尚未上市的IVD企业。)


尤其对于生物梅里埃这种中型IVD外资企业来说,

■ 与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的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医疗相比,产品线新品告急

■ 与中国第一梯队的新产业生物、安图等相较,在二级市场上,因为产品价格高而缺乏战斗力。


但是生物梅里埃对于长光华医的收购,无疑是外资在中国IVD领域开拓新市场的开创性举措。


30.gif


生物梅里埃选择收购一家中国IVD企业的时机非常好,恰恰处于中国推动“进口替代”的时期,而长光华医的产品线正好与其产品线互补。这是时代背景下的抉择。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31.png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