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文,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将提升

检验视界网 4209 2019-06-05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据国家卫健委综合整理    作者:于小渔


国家卫健委公布最新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变化。


5月3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的通知》,公布《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以下简称《手册》)。

12 副本.jpg

《手册》规定了各个项目的绩效考核指标,其中,要求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的指标导向“逐步提高”。

13 副本.jpg

也就是说,三级公立医院下转的患者人次越高,绩效指标就越高。


指标定义


考核年度三级公立医院向二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机构下转的患者人次数,包括门急诊、住院患者。


计算方法


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下转患者人次数+住院下转患者人次数


指标导向


逐步提高。


下转方式


通过医联体下转到二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


《手册》提出,三级公立医院向医联体内的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门急诊患者可通过医联体内患者登记系统,查阅三级医院向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信息。


住院患者可通过病案首页“离院方式”选项中,填写代码3(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的出院患者及住院信息系统查阅向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信息。


所以,医联体的运转将成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重要内容,下转患者多少直接影响着绩效指标高低。


通过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只一味地提高下转患者人次数指标是不够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必须要跟上。医联体的建设内容之一,就是上级帮扶下级,提升下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水平,以达到双向转诊顺利进行的目的。


国家要求到2020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三级医院应当根据功能定位,重点收治疑难复杂疾病和疾病的急性期患者,将适宜患者向下转诊,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手册》要求医院接受其他医院(尤其是对口支援医院、医联体内医院)进修并返回原医院独立工作人数占比逐步提高,以加强基层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

14 副本.jpg

通过组建医联体,利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有效手段,让集中在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多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医联体建设逐步夯实 基层医疗机构发展迎来机遇


近日,国家先后下发《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要在100个试点城市建立全面启动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与管理,在500个县域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联体建设由初期架构逐步进入夯实阶段,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形成利益纽带,三级公立医院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扶持和带动效率,直接关系着其绩效指标比例,各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将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通过医疗联合体模式参与到更科学的机制内,在上下联动中得到长远发展。


所以,无论是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基层医务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通过不断进取从而获得更多上升机会。


- END -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