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八部门联合印发《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上
政策解读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医保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行动计划》的起草背景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结核病防治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联合国召开的结核病高级别会议提出了全球2035年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履行终止结核病的国际承诺,结合当前工作,制定《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
二、《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
《行动计划》阐明了遏制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发力,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基于结核病防治现状和工作要求,明确到2022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率降至55/10万以下,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3/10万以下)”的总体目标及5个可量化的工作指标,开展6项具体行动。
一是全民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行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结核病防控的良好氛围。
二是结核病诊疗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最大限度发现患者,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推广方便快捷的检测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做好患者规范诊治和全程规范管理,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提高诊疗服务可及性。
三是重点人群结核病防治强化行动。加强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和精准预防,落实学校卫生各项制度,严防、控制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
四是重点地区结核病扶贫攻坚行动。加大重点地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和管理力度,推进结核病专项救治,提升基层防治能力,最大限度保障贫困患者获得救治。
五是遏制耐药结核病防治行动。扩大耐药结核病筛查范围,最大限度发现耐药患者。扩大耐药诊治工作覆盖面,提高治疗质量,做好随访管理,完善相关保障政策。
六是结核病科学研究和防治能力提升行动。加强科技攻关,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结核病防治信息化建设,健全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结核病防治信息互联互通,促进防治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三、《行动计划》的落实
为保障《行动计划》目标的实现,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地方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各部门分工协作,落实经费保障和工作保障。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检查方案,组织对本地区防治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考核评估办法,开展终期评估。
政策全文
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落实结核病各项防控措施,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70.6/10万下降到2018年的59.3/10万,治疗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但是,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位居全球第2位,每年新报告肺结核患者约80万例,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第2位,部分地区疫情依然严重,学校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耐药问题比较突出,患者医疗负担较重,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积极响应全球结核病防控倡议,全面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治服务体系,强化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降低全国结核病疫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发力,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将结核病防控工作与脱贫攻坚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继续推进结核病防控策略,强化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全流程治疗管理,有效遏制结核病流行,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行动目标。
到2022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防治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防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防治措施不断加强,规范化诊疗水平稳步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明显上升,发病和死亡人数进一步减少,全国肺结核发病率降至55/10万以下,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3/10万以下)。
1.发病率高于100/10万的省份,年递降率不低于4.4%;发病率在55/10万至100/10万之间的省份,年递降率不低于2.9%;发病率低于55/10万的省份,年递降率不低于1%。
2.全民参与防控结核病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3.筛查力度进一步加大,新诊断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比例提高到50%,成功治疗率达到90%。
4.重点人群防控工作不断深入,学生和老年人群结核病筛查比例明显提高,重点地区农村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5.利福平耐药结核病(以下简称耐药结核病)防控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全国所有地市开展耐药结核病规范化诊治工作,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