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新冠病毒的研究,迄今最大规模样本分析,钟南山团队出品。这篇刚刚预印发布的论文中,钟南山及其研究团队分析了1099病例后,得出最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只有43.8%在早期表现出了发热症状,但住院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占87.9%。
他们还在论文中指出,检测新冠感染患者病例,不能过分侧重于是否发烧。
一些感染患者中却存在正常的放射学表现,仅靠CT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准确率为76.4%;
疾病潜伏期中位数只有3天,最长达到了24天,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通过胃肠道分泌物的传播可能在病毒的快速传播中起了作用,这也意味着粪口传播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他们也在论文中断开了新冠病毒与肺炎的联系,而是把这一病症称之为2019-nCoV ARD,新冠病毒急性呼吸道疾病。这些结论基本上刷新了当前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对抗击新冠病毒带来了新的参考,也是钟南山团队在新冠病毒疫情以来首次以论文形式发表研究成果。所以这究竟是一篇怎样的论文?通过哪些样本案例?如何得出上述结论?迄今最大规模的临床样本分析
2月9日,钟南山团队在论文预印本网站“medrxiv”发布最新论文,披露了这些研究成果。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没有精致的排版, 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对2019-nCoV ARD的临床特征 (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实验数据
包括截至1月29日,来自31个省级行政区的552家医院,共计1099例患者样本。流行病学特征(包括近期接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都是从电子病历中提取。实验室评估,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化学、凝血测试、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降钙素、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2019-nCoV ARD的严重程度,即是否重症,根据国际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来确定。主要的复合终点是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或死亡。次要终点包括死亡率,从症状发作到复合终点的时间及其每个组成部分。他们也在论文中指出,由于临床观察仍在进行中,因此未将固定时间范围(即28天内)应用于这些终点。统计方法
论文中,根据美国胸科协会入院指南,将患者分为严重和非严重的2019-nCoV ARD。其中,连续变量以均值和标准差,或中位数和四分位距(IQR)表示。分类变量被总结为每个类别中的计数和百分比。检验方面,连续变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适当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对于住院病例中复合终点的风险和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采用的是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其中恢复是竞争风险。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接触史、年龄、异常的放射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展。此外,他们还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例如性别和吸烟状况纳入了最终模型。重新审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人口及临床特征
在论文分析样本的截止时间1月29日,所有1324名患者中,222人(16.8%)有疑似诊断,因此被排除在外。由于原报告的不完整性,缺少3例患者的核心数据集(包括临床结果和症状),因此报告从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筛选出了1099例2019-nCoV ARD患者,如下图所示。2.09%是医疗工作者;1.18%的患者有接触野生动物史;31.30%有近期到过武汉;71.80%有接触过武汉人。武汉市本地居民483例(43.95%)。武汉以外地区26.0%的患者最近没有去过武汉或与武汉人接触。中位潜伏期为3.0天(范围为0至24.0)——要比此前研究发现的更短。在本次研究中,联合全国多中心确诊1099例例患者数据来看,潜伏期最短为0天,最长可达到24天,中位数据为3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最长“24天”的潜伏期,也引发一定争议。2019-nCoV ARD的诊断跨越整个年龄谱。中位年龄47.0岁(IQR, 35.0 ~ 58.0岁),女性占比41.9%,年龄在15岁以下的患者占0.9%。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而腹泻(3.7%)和呕吐(5.0%)很少见。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潜在的疾病(即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但他们发现,在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早期,只有43.8%表现出了发热症状,因此也得出结论:检测新冠感染患者病例,不能过分侧重于是否发烧。
专家: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冠病毒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跟它的变异没有关系,而是我们对这种全新病毒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在关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民众心中,新冠病毒实在是“非常狡猾”,不但它的传播方式不断更新,从最初的飞沫传播演变到接触传播、粪-口传播乃至气溶胶传播,而且最近还出现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最终却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患者。这是否说明新冠病毒正在快速变异以适应人体环境呢?2月8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援鄂医疗队奋力抗击严重疫情。摄影:崔萌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冠病毒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跟它的变异没有关系,而是我们对这种全新病毒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通常而言,病毒不可能这么快就产生变异,不管是武汉、北京还是上海,目前收集到的病毒样本都是相同的,还没有出现变异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确诊患者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高占成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任何病毒的核酸检测检出率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也不例外,它检出假阴性也是在所难免,同时检测检出率的结果也和患者本身病情轻重程度、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取样采样的方式方法和实验室自身的检测条件等等多种因素相关。
钟南山团队也表示,他们也在继续努力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蛋白酶抑制剂,瑞德西韦,干扰素)来治疗这种新出现的急性呼吸道感染。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6.20020974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