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亲自部署」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 诊断检验装备等重大项目扩大投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会议指出,近年来,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有效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截至去年底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2600亿元,同时也促进了医药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提高质量上。下一步,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
(来源 新华社)
检验人应关注的点有:
1、将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
2、中选耗材长期稳定供应,产品降价不降质。且,医疗机构要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
3、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更好调动积极性。
本次会议,是自2021年12月21日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来,国家层面的再次部署。而各个省份在此前就有透露出相关政策的改革。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医疗保障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56号)》表示,坚持全省“一个平台”,加强药品、医用耗材价格综合治理。
贵州省医疗保障局,也将“集中带量采购”作为降低药品价格和高耗材检测项目的一大政策。
耗材降价!
仪器降价!
项目降价!
不仅减轻患者就医压力,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也是提高检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的一大利好。
而《“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内对于检验科的规划,不仅体现在集采降低“成本”这一点。
在文件重点发展领域中,诊断检验装备的发展被放在了第一条。不仅要推进科室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的发展。且点出,多功能集成化检验分析装备、即时即地检验(POCT)装备的性能要提升。
而国家加大在这些重大项目的投资,也会使得“医工协同”从梦想照进每家医疗机构的日常中。
医疗装备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也能让相关企业更加贴合临床实际,进行仪器的迭代、高端医疗装备产品的应用,形成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相互促进的循环发展良性机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高端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