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现“因核酸耽误救治悲剧”

作者:叶正松   2022-09-20

9月11日,李建国女儿从外地返京,一家人按要求居家隔离7日。

就在居家隔离最后一天的时候,中午12时,李建国的妻子突发心脏病。被120送至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发热门诊。医生初步诊断为:“高血压三级(极高危)、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李建国要求专科进一步紧急治疗,但被发热门诊医生以“等核酸出结果后才能进一步治疗”为由拒绝。结果,患者最终没能撑到普通核酸结果出来,于当日20:10抢救无效死亡。
妻子死亡后,李建国公开网络举报良乡医院,要求相关部门彻底查清疫情下这种对待心脏病人的接诊处理方式,以及在核酸未出结果之前的整个救治过程。查清楚责任人及过错,该免职免职,该追责追责。
9月17日,房山卫健委在其官微发布调查情况,表示目前市医调委已受理立案。已成立专家调查组赴良乡医院开展全面调查。涉事医生已停诊接受调查。据初步调查,未发现"因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未及时
救治”的情况,将持续跟进本事件的调查进展,依法依规公开对本次事件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目前来看,患者家属举报的内容,至少部分不实。当然,具体情况,我们静待官方进一步调查通报。但无论如何,房山卫健委及时跟进情况通报,都是极其值得肯定和点赞的!
在后真相时代我们该如何得到真相?“谣言漫天飞,情绪垃圾堆”的网络环境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只有了解真相才能解析问题的实质,进一步对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方案。
而真相往往又是不容易得到的,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的舆论场中,群体化的负面情绪悄然将理性的声音掩盖,极易造成舆论失焦,大多数人关注的并不是事实,他们在网曝中添一滴油、加一把火,再加上一些媒体煽动情绪、博得眼球,大家沉浸其中,忘却了真相的重要性。
因此,在面对舆论事件时,不妨让真相飞一会儿,不要被情绪所主宰。这时候,官方的回应应该及时迅速,应该多一些真诚。有理有据的回应不仅是对民众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公信力的负责。而一些媒体的从业者要提高职业素养、坚守职业初心,说话留有余地、证据掷地有声。网友们一方面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不要成为网络中的暴民,要挖掘真相,靠近真相,永远对真相怀有敬意,在喧嚣的网络环境中多一份理性的思考,至少,要给时间以时间,要让子弹飞一会儿。
实际上,就此类问题,特别是疫情期间,关于急危重症患者的就医,早在今年四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就公开要求,全市医疗机构要始终把满足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和人民群众健康放在首位,对于急危重症患者,要第一时间救治,不能以无核酸检测结果、核酸检测结果超时限等原因,延误治疗或推诿拒收急危重症患者。
同样的要求,国家卫健委也一再强调。
可为什么国家一再三令五申不得以等核酸结果为由拒绝患者就医,但还是有一些与这一问题瓜葛牵扯的事情发生?
此中原因比较复杂,但我个人猜测原因,主要还是两个方面:
一、信号积极,但一些措施执行没有跟上。
任何问题提出,不能结果落地,问题就还会继续存在。
这种事情,原因看起来线多面广,千头万绪,但说到底还是责任承担的问题。
好处由上往下,责任由下往上。有些看似不尽人情的问题,其实一线医护人员,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办法,迫于无奈,毕竟防控规则在那,搞砸了防疫,丢了工作不说,弄不好还要追究法律责任,谁敢放松?
据我个人的经验,即便跟上级汇报,请示处理,往往这种事,得到的也多是模棱两可的答复。接过医院领导甩开的包袱,一线医护人员又能咋办?只能按最保险、最稳妥的规则来。
因此,我个人觉得,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那么,这种责任就应该由上而下去稀释,而不能让一线医护人员去承担第一责任,压力太大了,他们扛不住。
你比如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医生开通绿色通道抢救了,结果后来一查核酸,阳性,造成多人感染,一定范围传播,那么,这个后果谁来承担?谁能承担,必须具体到人!
二、确要追究责任,最好以法律责任为主。
什么意思?
就是对于防疫方面发生的问题,责任追究,最好还是以法律责任为主,不要把行政责任夸大。
否则,谁也不愿变通,都不肯有丝毫回旋余地,就容易酿成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在疫情防控问责制度设计上,最好还是直接精准的追究第一责任人。
有些话,实在是不好说透。但有个笑话,我觉得入木三分反应出某种问题:
董事长说,明天十点开会,大家提前一小时到场,迟到了拿总经理问责;
总经理接下来给部门经理打电话,说明天九点开会,大家提前一小时到,迟到了部门经理问责;
部门经理给各组长打电话,明天八大家提前一小时到,迟到了组长问责;
……
一层一层传下去,最后底层员工凌晨三点起床。
这是个笑话,但其中折射出的逻辑却非常现实,有时候,层层加码就是这么加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呼格吉勒图吧?那是一个已经昭雪的冤案。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十多年后,真正的凶手却抓到了。
大家看过报道以后都想不通,这样的一个案子,当时咋就办成了一个冤案?
其实,警察也不想制造冤案啊,但是杀人案件,社会影响大,如果不能尽快侦破,否则很可能有关人员就要被处分。当时的这种“命案必破”制度,看起来是很负责任,但容易产生冤案。所以现在法制更进一步了,将“命案必破”改成了“命案不错”。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所以,无论奖惩,都一定要充分尊重人性本身。疫情防控当然不能松懈,更不能玩忽职守,但奥密克戎的狡猾导致新冠疫情发生的不确定性,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就拿北京良乡医院这个事情来说,万一最后核酸结果要是阳性,造成了一定范围的传播,那这个锅,岂是接诊的一线医护人员能背得起?
这才是这起事件,大家最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