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心血管急症,争分夺秒,早诊早治

检验视界网 2023-01-10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心血管急症往往表现为病情重、变化快、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心血管急症的救治,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可谓毫不夸张。急诊检验承担着为急诊医师提供检验结果的重任,由于心血管急症患者往往首诊于急诊科,对于急诊检验来说,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高效的心血管急症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说责无旁贷。那么,全面、高效的心血管急症一体化解决方案需要满足哪些要求、又该包括哪些项目呢?



图片


  全面、高效的心血管急症一体化检测方案该包含什么



归纳近年来众多心血管病领域的指南,全面的心血管急症一体化解决方案应当包含:高敏肌钙蛋白、NT-proBNP、肝肾功能、血脂和电解质等项目。这些项目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与心力衰竭并发高钾血症等疾病中可以发挥疾病预测、诊断、危险分层、病因筛查、合并症诊断、药物指导、预后评估和鉴别诊断等作用。以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为例,其已经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肌钙蛋白作为一种有器官特异性而无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各类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都有诊断价值[1]。随着高敏肌钙蛋白检测的广泛应用,发现其在心力衰竭诊断中同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与心衰的病程进展有很大相关性,TnI/TnT的动态变化仍然是心衰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体现。同时强调,高敏肌钙蛋白问世后,9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检测到高敏肌钙蛋白的表达,有效提高了cTn在心衰诊疗过程中的敏感度,使其能在更多的心衰患者中发挥评估作用[2]。同时,BNP/NT-proBNP、肾功能等项目在心血管急症中的诊断价值也继续得到强调。《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中国专家共识(2020)》推荐:a.测量心肌负荷标志物(BNP)、心肌损伤标志物(cTn)、肾功能不全标志物能有效预测心衰的发生,联合测量能显著提高预测价值(I类推荐);b.BNP/NT-proBNP单独应用或联合TnT/TnI或联合UACR对新发心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I类推荐)。还有相关临床路径对于急诊科和急诊检验检测的项目和时限做出了明确要求,如《心血管系统临床路径(2019年版)》要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达到急诊科的10到30分钟之内,或术前,必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力衰竭标志物、肝肾功能、血脂和电解质等项。


由此可见,全面、高效的心血管急症一体化检测方案需要包含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力衰竭标志物以及肝肾功能项目。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心力衰竭患者需要监测电解质水平。近年来国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专家共识,如《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离子管理专家共识》《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高钾血症管理专家共识》等,对于电解质紊乱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了详细论述[3][4]

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患者的“隐形”杀手



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证实心力衰竭患者钾、钠离子水平对于预后至关重要。如丹麦国家注册登记研究显示:慢性心衰患者血钾水平与90天死亡率的关系呈U型曲线。心衰患者的理想血钾水平为4.0~5.0mmol/L,血钾4.2mmol/L时心衰患者的心律失常、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无论是高血钾还是低血钾,在心衰患者中都可能发生,均需引起重视。如文献报道心衰患者低血钾发生率在不同人群间为19%~54%。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ARB),这些药物均可导致血钾水平的波动。研究显示使用利尿剂的慢性心衰患者42%发生低钾血症;使用ACEI和ARB的心衰患者中有16.2%发生低钾血症;ACEI/ARB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患者中有6.5%发生低钾血症。低钾血症会影响心衰患者的预后,研究显示血钾降低一个标准差(0.48mmol/L),则复杂或频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增加27%。当血钾小于4.0mmol/L时,慢性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5%,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7%,心衰死亡风险增加36%[3]。同样,高钾血症也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并与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国内一项研究提示,2015~2017年间在157家医院近300万例有血钾检查记录的门诊患者中,高钾血症发生率为3.86%,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12.54%。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高钾血症同样与不良临床预后相关。TOPCAT研究中,发生高钾血症的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72%[4]


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钠离子紊乱造成的不良预后同样值得警惕。低钠血症在心衰患者中较为常见,由于既往不同研究入选的人群及低钠血症的诊断标准不同,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在7.2%~27%之间。低钠血症与心衰患者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包括心衰住院时间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以及心衰再入院率高等。随着低钠血症程度增加,不良事件也增加。高钠血症也会显著增加心衰患者住院时长和死亡风险。心衰患者血钠在140~145mmol/L时,5年死亡风险较低[3]

心力衰竭患者准确监测电解质水平至关重要



如前所述,心力衰竭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同时心衰治疗常用药物又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的程度,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心衰患者电解质水平并给予针对性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但是实验室检测钾离子等电解质的误差值得特别注意。如《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离子管理专家共识》提示,无论是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低钾血症还是高钾血症,均需排除实验室误差造成的假性降低/增高[3]


虽然相关共识对于心衰患者高/低钾血症诊断的实验室误差作了特别说明,但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类似情况仍时有发生,由此带来的错误临床处置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转归,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兼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尤其是合并血脂异常,在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更为常见。而湿生化检测电解质的方法学——间接法离子选择电极,无法真实地反映这类心衰患者的血清电解质水平,其电解质排斥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干扰因素。此种干扰尤其在脂血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中最为明显。血清中升高的脂类和蛋白质作为固相物质存在。相比正常血清,固相增加的血清中,固体物质比例改变,水相比例会相应改变,从而导致电解质检测结果不准确。


那么,有没有从源头杜绝此类实验室误差的解决方案呢?



一“简”倾心,以“简”驭急——QuidelOrtho方案为心血管急症患者保驾护航


作为急诊检验领域的领导者,QuidelOrtho为心血管急症患者准备了更加完善的一体化检测方案。依托VITROS 5600生化免疫一体机,可实现一管血同时进行高敏肌钙蛋白、NT-proBNP、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的检测。减少病人采血量的同时,减少了分管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减少了污染几率;同时还减少了样本管的总体离心时间,从而大幅缩短了TAT。尤其是其离子检测干片,能排除电解质排斥效应,使结果更准确;多层涂膜结构仅允许样本通过,将溶血、血脂、黄疸和蛋白异常的干扰降至最低。同时一次性电极无需电极保养及更换,也无废液产生,为心血管急症患者得到更加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

检验视界网

聚焦IVD,服务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