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冠疫情时代,我们守护“最辛苦的人”
随着近期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以及国家卫健委发布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各地医疗机构承担着救治新冠病毒患者带来的巨大压力,比如因感染新冠病毒带来的自身人员短缺,或是在岗医护人员长时间、超负荷甚至带病工作,因此广大医护工作者无疑是当前“最辛苦的人”,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自身被感染的风险、被病毒折磨的患者,也承载了社会给予的信任。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您全力守护患者,雅培核心诊断守护您。
始建于1931年 陕西省政府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 中国 CHINET 耐药监测网成员 陕西省检验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授予的省级优势医疗专科 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作为省级检验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医院对于质控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高标准和高要求,同时强调质控中心应扩大学科的公益性以及对基层检验人员的能力提升,树立标杆以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新冠疫情的暴发、医保模式的转变和检验结果的互认等给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医院和检验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 关注员工生物安全防护、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高检验效率与质量、提升临床和患者满意度及检验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是目前检验科面临的主要任务。同时为了实现运营效率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实验室自动化成为检验学科的必选之路。 用于传染病血清学标志物等10多个项目的检测。自GLP流水线启用以来,科室持续优化流程,不断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自动化流水线帮助科室整和并优化现有流程,在分析系统环节中,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如何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呢? 主要是使用了Alinity免疫分析模块之后,相比之前的检测设备而言有多方面提升,主要表现其在可根据科室预先设定的时间自动运行,在线储存校准品和质控品,取代了以往人工操作模式。另外在室内质控和校准操作时采用全条码化管理,与之前的操作环节相比减少了6步操作,时间减少约30分钟,因此每年可减少约180小时的人员工作时间,大幅提升了人员的工作效率。 信息化、智能化实验室建设始终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AlinIQ AMS和实验室LIS系统大数据分析,科室在术前感染项目检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比如阳性结果自动复查、灰区结果自动复测等。现在科室的信息系统可以帮助操作人员自动筛出TP和HIV阳性样本以及落在灰区结果的样本。以自动化方案代替人工步骤,操作人员无需再挑选和查找复检样本,日节约时间约30分钟,将人员精力完全投入到结果审核和报告解读等更有价值的环节中。 既然特殊样本已经实现了通过软件以及流水线智能筛选,那么如何确保这些样本得到及时处理呢?主要是流水线旁配备可视化大屏幕,可显示整条流水线上的各类预警提示信息,操作人员随时可通过屏幕显示第一时间查看是否需要人工处理样本,如某个样本因气泡导致吸样错误,相应的信息 会立即显示在大屏幕,同时该样本也会通过流水线送至错误区等待人工处理。通过实时监控整条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响应,杜绝时间延误。 除大屏幕监控流水线外,科室针对不同类型预警设置了不同规则,一类是在预警后需要人工干预,比如样本吸样遇到凝块时软件提示人工处理并把样本送至错误区;另一类在预警后不需要人工干预,比如某台设备的某个试剂耗尽,系统会提示需要更换试剂,同时软件自动判别其他设备是否有相应试剂可供检测,并将样本自动送入该设备完成检测。基于智能软件系统管理,操作人员每年可节省时间约125小时,提升了样本的周转时间。 在后疫情时代,陕西省人民医院作为陕西省级新冠检测基地和陕西省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基地。科室需要将一部分人力资源投入到新冠核酸检测中,导致常规样本检测的人员短缺。科室通过精益化管理优化了分析前和分析后流程,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达到了高效、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目标,不仅确保了质量而且提升人力资源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