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医节】传承中医文化,谱写绚丽华章

2023年3月17日是第94个中国国医节,“中国国医”即“中医”,是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药文化传承至今,不仅在生产地低下、环境设备不完善的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今天依旧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全世界。 ——针灸研究登上Nature 由哈佛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王彦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教授团完成的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 adrenal axis(中文标题:《电针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在顶尖杂志Nature正刊发表,这个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文化亮相冬奥会 备受瞩目的冬奥会上同样出现了中医药文化的身影,据报道在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二楼中央有个100平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这扇神奇的“窗口”总能吸引每个路人的目光。 一幅国画演绎了中国古人生产加工中药的全过程,中医诊断法“望、闻、问、切”被浓缩在四个场景中,墙上的156种道地药材告诉你中药取材自然...通过在这场国际盛事的展示,中医药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抗击疫情中医有“方”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颁布了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从方案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医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有力地证明了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实力,人们对中医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剧增。 中医艾灸因其绿色、健康、便捷的特点,能有效改善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也渐成现代社会的一种养生新时尚。熏艾防疫、艾灸、三伏灸、三九灸等日常中医养生方式也逐渐火热,备受欢迎。 展望中医发展之景, 鹏程万里满目芳华。 在第94个国医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医文化,共同谱写新时代下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更加绚丽的华章。(部分内容来自于搜狐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