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在医疗界,吐槽最多的,除了高级职称,就是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了。
2020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医生牛春峰发博呼吁:“取消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虽然制度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促进我们继续学习。但现在明显变味了,几乎成了一种买卖,让本来就忙碌的医护人员增加额外负担,同时也让倒卖继续教育学分的贩子发了一笔大财。” 医学继续教育,从个人层面来讲,关系到医护人员素养的提升,关系到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的保障。从国家层面来说,是打造终身学习型社会,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战略举措。是一个很高大上,又惠尔实的事情。因此,主管部门把继续教育制度当作医疗卫生行业队伍建设重中之重来抓。采用学分制,与医护执业资格注册、考核、职称晋升,这几年甚至还与绩效密切挂钩,深度捆绑,强力推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毫无疑问,现代医学,已不像过去的老中医,三年出徒,即可终生守成。如今的临床医学,知识更新太快太猛,拥有过去所学的一桶水,几年之后,就会是死水一桶,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临床医学需求。必须要不断更新医学知识,补充源头活水,继续教育毫无疑问,是推动医护人员不断前进提高更新的一个重要路径。但一个好的事情,能不能取得一个好的结果,那是两回事情。继续教育效果欠佳,成为一个看起来漂亮的骗人假花和一个纯粹为学分而学习的鸡肋,还不如看两本专业好书看看有效,早已是不争的现实。继教学分作为晋升硬指标,必须修够25分,如果不够,就只得网上买,药商送,纯属自欺欺人。甚至大胆的说,当下的继续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链,拿钱买证,养肥了一批人。可奇怪的是,谁都不满,谁都照做,大家都心照不宣,还都希望保持这种现状,别再出啥幺娥子折腾人,你说怪不怪?事实上,牛医生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有很多渠道可以获得继教学分。可是他目睹了自己医院多数医护人员为学分而焦头烂额,和人借分,网上买分,听会蹭分。为了学分而去参加和自己学科提升没有关系的会议。在本来工作负担沉重的情况下,还要利用少有的休息时间,匆忙参会,加重工作生活负担,实在忍不住才在微博中发出一声叹息。 不客气的说,继续教育已经渐渐的走向了形式主义。教育者也罢,被教育者也罢,如果流于形式,那继续教育便如指间清风,学的东西留不住。就会,一直继续,从未受教!也因此,牛医生指出,自己从医二十多年以来,继续医学教育变化很大。早先90年代的时候,大家一般还都会很认真的去听这些学习会议,当时也很少要交费用。可如今继教学分制早已悄然发生了巨变。真正的继续教育应该根植于医护人员内在和内心,自觉的想要提升和发展,自然会寻求自己应该加强的继教实践方式提升自我。所以,氛围和理念很重要,否则就像叛逆期的孩子一样,你越逼它就越逆反。目前各方面的声音都在大力倡导给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减负。他们工作繁重,医患比例悬殊过大,许多医护人员,为了完成学分,真的是把时间当作海绵里的水,利用一切时间,不顾一切地抢学时。许多医护人员实在无暇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就只能自掏腰包,花钱到网上去买学分。可以说,继续教育变成了不是提高医护,而是考核医护;不是激励医护,而是折腾医护的一个事情。所以,不少医护人员都觉得继教学分制,要么取消,要么改革。

如果实在不能取消继续教育学分制,那么是否可以把继续教育落到临床实处,给医院下放权利,也多给医护人员自己一些自主学习的权利?比如,多给他们进修交流的机会,多补助报销他们一些购买学习查阅临床所需资料或者专业书籍的钱。继续教育必须要有内在需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继续教育是一种情怀,继教的目的是让他们更执着地坚守自己的临床岗位,努力做得更好。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应是一种导向和结合临床所需,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需求有的放矢的去学习。所以,与其强迫医护学习,不如改变机制,调动他们的不断学习积极性,就像培养孩子一样,从要我学,变我要学。公园里,草地被人踩出一条路,有人建议在上面立个牌子:严禁踩踏。还有人建议,干脆顺应民意“将错就错”,把它修成一条名正言顺的新路。你会做什么选择?作为一名医生,我爱继续教育,但不爱被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