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编制空缺20%,为何仍大量使用编外人员?

医脉通 2023-11-29

导读

双轨制下,公立医院应该如何“用好编制”?

来源:医脉通

作者:米子


近日,半月谈发文《有编不用,临聘近半,何以留人》,在医疗界引起一阵热议。

据报道,乌蒙山区某县人民医院共有编制763个,目前实有职工共计1121人,其中编制职工616人,空编率19.3%;编外职工505人,占总职工数45.0%。

另外从该县整体情况来看,卫生系统共有编制2475个,实有2065人,空编410人,空编率达16.6%。与此同时,全县招聘的无编制医务人员数量也远超在编人员数量。

编制紧张无法增编尚可理解,但有充足的空缺编制却不使用鲜有耳闻,这种“无编可用”与“空编不用”的两极化矛盾,背后到底暗藏着哪些复杂且深层的原因?

空编现象普遍存在,基层医院尤为明显

乌蒙山区在哪?乌蒙山区是指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行政区划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毗邻地区的38个县(市、区)。

有人认为此空编现象或与贫困地区有关,其实不然。在近年来,全国多地公立医院均有出现“空编不用”的情况。

以安徽省为例,全省近110万事业编制,2012年至2017年常态空编15万多名,按照现行标准全省高校专任教师缺编1万名,全省公立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编6万名,余缺相抵后仍有8万名空编。

而基层医院尤为明显,早在2019年,广州市共有278名基层医务人员辞职或自行离职,据广州市市政协委员、天河区车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称,她们中心有61个编制,但是在编职工只有31人,空编率达49.2%。

什么是空编率?字面意思,就是缺编人数除以编制数。

编制数如何计算?在近几年,我国公立医院现行编制配置标准一直沿用1978年出台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根据文件要求,人员编制根据各医院的规模和负担任务分为三类:300床位以下按1:3~1:4计算;300~500床位的按1:1.4~1:1.5计算;500床位以上按1:1.6~1:1.7计算。

同时医院各类人员的比例为:行政和工勤人员占总编制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编制的8%~10%;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师、中医师占25%,护理人员占50%,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放射人员占4.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8%。

但在现实中,我们更多听到的是:三甲医院1300多名员工,却只有500名医护;某中医院编制200人,其中130人在行政、后勤等非业务部门;全院护士20多人,包括护士长在内全都无编制……

分析所有数字,我国多地医疗人才编制资源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布不合理,不仅编制内医护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还有充足的空缺编制名额。

空缺编制名额充足,为何留着不用?

“编制虽属于医院,但必须经过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才能使用。编制获准使用后,对招聘进来的人员,县财政要负担其人头工资拨款。临聘则无需编制委员会批准,医院自行决定招聘数量,所需工资待遇几乎全由医院自身承担。”一位县级中医院院长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其中的关键。

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对审批编制人员缺乏一定的用人自主权,当前行政体制下相关人社部门公开统一招考的人员引进模式限制了医院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县级医院虽有空编,但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同时,公立医院自主招聘编外人员还可以节约劳动成本。据估算,在用人成本上,使用一名编外人员每年经费是在编人员的1/3左右,所以很多公立医院出于经济考虑,通过招聘编制外人员来减少医院运行成本。

不过导致空编与编外用工并存现状的原因复杂多样,并不止于此,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编制床位与编制人员的调整步调不一致。

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医保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的病床行业市场需求逐渐增大。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床位总数已经接近1158万张,其中普通病床、急救床、手术床等床位数量逐年增加,病床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多数医院进行了改扩建,调增了编制床位数,但并未随之调整编制人员数。而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床位和人员配置主要是基于当地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而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编制配置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制定是两条管理体系,编制由编办负责,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由卫生部门负责,二者是脱节的,导致标准并不统一。

当然从医疗发展角度来讲,还有一个不得不需要考虑的客观问题——在编制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公立医院将编制作为稀缺资源,更多用于吸引一些高层次、特需人才。

总而言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公立医院床位直线扩张,医护人员需求也直线上升,同时与之相对的是,出于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规模、减少财政支出的考虑,公立医院的编制管理收缩,所以这就带来了编制与实际用人的缺口问题。
双轨制下,公立医院应该如何“用好编制”?

编制名额有限,更应该学会如何用好这有限的名额,想方设法从源头上实现编制资源的科学与均衡配置。

国家将医疗推向市场后,我国的公立医院也迎来了“编内”和“编外”的双轨制时代,为了控制财政支出,适当缩减编制可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在目前医疗制度背景下,公立医院“用好编制”才是长久之计。

早在2017年9月14日,为了解决“无编可用”与“空编不用”的矛盾,安徽发文在全国首次提出了“编制周转池”的概念。通过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安徽省将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

何谓“编制周转池”?是根据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的建设需要,在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一定规模事业编制,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供事业单位周转使用。

使用考核上,周转池事业编制三年周转期满后,由编制部门同有关部门对编制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使用效益高且确有需要的可重新核定周转池编制规模;效益不高的通过控制用编进人,逐步压缩规模直至完全收回,切实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也就是说,这个周转池并不是“从一而终”的,三年周转期一到,会重新核定各岗位编制需要,有用的留下来,没用的踢出去,使每个编制内的岗位都是有实用价值的,有效盘活了存量编制资源。

另外,近年来三明医改也备受关注,其在编制管理上的创新在于“备案制”。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通过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并备案,在编制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定编定岗不定人。让公立医院在核定的人员总量内,根据需要自主公开招聘,配置各级各类人员,从而达成动态调整。

而后,根据国家要求,31 省份在去年均制定出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方案。

总之,如果编制这根“杠杆”发挥不好作用,公立医院的发展也会变得举步维艰。面对“无编可用”与“空编不用”的人才缺口问题,动态编制管理制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种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以往传统模式的各种弊病,从长远来看,也许能将中国医疗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内容来源:医脉通

图片来源:veer、ibaotu

排版:znm

审校:金宝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