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CCLTA大会报告
2018年7月22日上午,第四届CCLTA大会学术报告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大会上半场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会长徐英春教授和中华医学会编审袁桂清教授主持。
首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会长丛玉隆教授作了关于中国检验医学发展现状和展望的报告。丛玉隆教授指出,中国检验医学高速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4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检验医学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短短30多年的时间,从一个技术落后的“作坊式”的、手工操作的不起眼的实验室发展到具有现代化设备、国际化标准化管理、并逐步实现智能化的现代化实验室。丛玉隆教授提出,在未来,检验医学界要追踪先进检测技术,提高学术水平与管理能力;建立检验医师制度,强化实验室与临床合作;推动ISO15189认可,实施国际化实验室管理体系;最后还要实施国家战略前移、重点下移大健康国策,兼顾“大实验室”“高精尖技术”到“社区检验”“适宜技术”的发展。注重“治未病”和慢病管理检验。
接着,AACC现任主席Dennis Dietzen先生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新生儿筛查的现状与未来的学术报告。他总结到,新生儿筛查正在全世界不断广泛开展,包括印度和拉丁美洲地区。同时新生儿筛查组合已经从寥寥几种发展到几十种之多。检测也越来越简便,通过一个血斑点即可得出结果。干血斑在定量方面还具有挑战性。他提到,新生儿筛查组合新增疾病受以下因素影响,包括:诊断技术、对病理生理学的更深入理解以及新干预疗法的产生。他也警告说,不断扩展的新生儿筛查组合受到增加的假阳性结果的威胁,更完善的信息学方法可以限制假阳性带来的危害。
接下来,IFCC前任主席Maurizio Ferrari先生作了关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精彩报告。Ferrari先生首先介绍了NGS技术和NGS转化为诊断的方法。然后介绍了NGS的临床应用。他特别指出NGS数据不确定性的来源包括:捕获效果、测序化学误差、对齐误差、覆盖深度不足、生物信息学流程、良性变异数据库中存在致病性病原体和筛选策略等。NGS在临床应用上的挑战包括:确定哪种变异体具有临床意义;需发展评价不同人群中NGS进行准确风险评估的循证科学标准;过度解析带来不必要心理应激的医学活动的风险以及要仔细选择进行基因组测序的患者和进行遗传咨询。
大会下半场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会长毛远丽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的李明教授主持。
来自俄罗斯检验联合会主席Kotsetov Anatoly Glebovich 介绍了俄罗斯医疗保险的覆盖和运作情况。
最后,IFCC现任主席Howard Morris 先生作了关于检验医学对于医疗保健价值的报告。他提出,医疗保健服务面临以下的挑战:患者期望不断增加、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老龄化、医学进步的成本增加以及医疗保健经费预算增长有限等等。面对这些挑战,检验医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决策,从而使个体患者获得最佳的健康结局,同时使风险降低,付出的成本合理。
采编:方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