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检验分会与欧亚检验联盟论坛

检验视界网 4179 2018-07-20

经过中俄双方协会专家共同努力,2018年7月20日装备检验分会与欧亚检验联盟论坛成功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论坛由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陈文祥主任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袁桂清社长主持,共邀请6位俄罗斯和中国专家讲课。

俄罗斯联邦实验室急救专家Sorokina Natalia Alekseevna 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俄罗斯联邦提供医疗服务的主要监管文件,即“关于保护俄罗斯联邦公民健康的基本原则”。俄罗斯是在强制医疗保险框架内配备临床和诊断实验室,只有在获得俄罗斯联邦卫生监督局有关在俄罗斯联邦境内使用该设备的许可后,方能进行注册和配备实验室。就与会专家提出的实验室国际认可问题,Alekseevna答道在实验室诊疗和服务当中,俄罗斯同时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室间质评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是最有效的、最能体现国际要求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前院长发表了题为“中国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实践 ”的演讲。检验科主任和院长看待临床检验室(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方式是不同的。在质量管理中,检验医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王院长重点介绍了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概念。这种概念是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诊治优势强强联合,使临床治疗获得最大益处。演讲结束后,俄罗斯专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的医院有没有提供病人直接评估医师医疗服务的评价表?一般医院有病人和检验医师直接评价临床医生的表格,但是没有病人直接评价检验医师的表格。另一个问题是实验室的操作流程是有统一的标准还是实验室有灵活度来规定自己的操作流程?在中国实验室的管理标准是统一的,核心内容就是ISO15189,但是不同等级的医院质量要求也是不同的。

俄罗斯检验医学联合会专家Nazmutdinova Valentina Mansurovna 发表了题为“联邦实验室研究指南 ”的演讲。该指南是作为发展实验室服务的基础及开展具有法律基础的工作的有效工具,采取实验室测试名录及代码的方式。另外,Mansurovna还详细介绍了联邦实验室研究指南2017年的结果及其2018年的发展前景。是什么样的动机让联邦实验室起草这样的指南呢?目的是为了提高俄罗斯民众的医疗健康水平,医疗机构之间形成统一的标准,并与国际标准进行协调,因此他们将原来的旧的研究指南进行了修正并添加了新的内容。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丛玉隆会长以亲身经历介绍了中国近40年检验医学的高速发展。检验医学从手工作坊式检验,到智能化实验室,已达到了新的里程碑。智能化促进了检验医学发展,未来我们将实施医学实验室全程智能化质量管理。智能化优化的检验流程可明显缩短检验的TAT,使患者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使用“数字成像”和“视觉识别”技术,用于细胞形态学自动识别和远程即时诊断或远程会诊。检验结果智能化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有利于国家“大健康”政策和措施准确的制定和实施。互联网+POCT构成的智慧医疗促进了老年医学和急症医学的发展。

俄罗斯医师委员会主席Pushkin Alexandr Sergeevich 介绍了俄罗斯检验医学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他从俄罗斯检验医学人才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未来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路径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我们国家检验医学人才的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梁万年司长介绍了可能与检验医学有关系的一些改革举措。未来一段时间医改有三个核心内容。第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落脚在构建以人为本的,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服务体系。第二,进行管理体制整合,将对公立医院最关键的三个要素“药、价、保”统一在一个平台上运作。第三,围绕五大基本医疗制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而其中与检验医学有关的方面,首先体现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包括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责任,公立医院的定位和运行机制等。其次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人头付费转变。但是,在按病种付费的同时也要保证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学科发展和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平衡。最后是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中的相关改革举措。“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分别从生产、使用等领域提出了改革要求。

采编:王小茜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