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CCLTA之微生物检测装备的变革时代



论坛主持人:吴元健(左),林宁(右)
吴元健:主任技师。现任苏州市立医院副院长、苏州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苏州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林宁: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任技师。江苏省医院协会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淮安市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市一院检验科主任。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分院(淮安市耳鼻喉医院)院长。
讲课专家
1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重症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主讲人: 史伟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史伟峰
报告摘要: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包括二代的大规模平行测序和三代的单分子测序。二代测序包括ABI公司的SOLiD检测平台(并行克隆连接DNA测序法)、Illumina公司的Solexa测序平台(合成测序法)和Roche公司的454测序平台(并行焦磷酸合成测序法)。不同平台测序方法不同,但原理相近,都是将基因组DNA随机切割成小片段DNA,再通过构建文库、PCR扩增等获得测序模板进行测序及数据分析,一次能并行检测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序列,具有通量高、速度快、费用低等特点,但存在读长较短的缺点。三代测序以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及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为主,特点是不需要进行PCR扩增,通过不同技术区分碱基信号差异,直接读取序列信息,其读长长、高通量,可以对RNA和甲基化DNA序列进行直接测序,目前还存在错误率高、成本较高和生物信息分析软件不够丰富等缺点。
随着气候变暖、人口增长、抗生素滥用、自然生态环境改变、人和野生动物频繁接触、跨国旅行人口数量激增及速度加快等因素,极大增加了新发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疑难感染不断增多,传统实验室诊断技术如细菌培养鉴定、免疫学试验、普通PCR等明显滞后微生物不断进化和变异的节奏,因此对于感染病原体临床标本的快速检测诊断已经成为了临床上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目前,NGS技术可同时检测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近3000多种微生物。NGS技术以其速度快、准确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临床危急重症感染诊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如此,NGS技术的常规应用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临床标本的复杂性、操作的标准化、数据库建立、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测序成本等。
2全自动化真菌血清学检测联合检测平台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
主讲人:于晓天(天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于晓天
报告摘要:侵袭性真菌病可被定义为由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粘膜,肌肉和内脏等人体器官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其发病快、死亡率高且诊断困难,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传统的真菌检测方法如培养、直接镜检等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真菌血清学检测(包括G试验、真菌特异性抗原检测以及特异性抗体检测)为新兴的真菌检测技术,可实现真菌病的早期快速诊断。研究表明与单独血清学检测相比,真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对真菌病的诊断率与准确度;同时配合新一代自动化平台,可显著提高临床实验室检测通量、降低技术人员工作负担并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实现真菌病的快速早期自动化检测。 本环节拟讨论分享如下问题:
1.真菌病概述
2.真菌血清学联合检测介绍
3.真菌血清学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与指南解读
4.真菌血清学联合检测自动化平台介绍与应用
3变革引领未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
主讲人:周祥(BD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诊断部门微生物流水线产品经理)
周祥
报告摘要:
1.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主要技术进展
2.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3.微生物实验室自动化发展趋势与展望
436小时Full MIC解决方案
主讲人:谢靖兴(梅里埃临床市场部高级经理)
谢靖兴
报告摘要:微生物常规检测由于步骤繁多(以血培养为例,需要经过:血培养、平板培养分离单菌落、菌株鉴定及药敏等);大量手工操作;病原体生长环节需时较长等原因,导致传统微生物实验室在4-5天才能发送最终报告,并往往是定性的报告,仅包含耐药、中介和敏感信息。不能满足临床日益升高的要求。比如针对ICU患者,药敏报告中没有临床医生希望的药物,或者是全耐药,无法很好地帮助临床用药。
国内表现非常好的微生物实验室,在已有的自动化、信息化、流程优化以及人员能力基础上做到最好,实现55-65小时发送Full MIC微生物报告。实现三级报告制度,最终报告包括定量的MIC信息、临床需求药物的药敏信息、耐药机制信息。
进一步加快报告时间主要面临两大瓶颈:培养时间无法进一步缩短;药敏时间也无法缩短,并且随着更多耐药菌的出现,需要补检测更多药物,反而延长检测时间。
需要创新技术的出现来突破目前的困境。梅里埃为此带来:1.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VIRTUO,大幅缩短血培养前、中、后时间;2. 微生物流水线系统WASPLab,加快接种、孵育及平板阅读效率,缩短平板单菌落生长和挑取时间;3. 升级的微生物信息化系统MLYA更好地管理、加快检测流程;4. 不断升级的AES高级专家系统和中国定制的药敏卡,减少手工药敏操作,缩短药敏检测时间。
从4-5天定性药敏报告到36小时Full MIC微生物报告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不同医院面临的客观困难和挑战也不尽相同。梅里埃作为微生物诊断当之无愧的领导者,是微生物实验室最佳的合作伙伴,基于实验室实际现况,针对性的从自动化、信息化、流程优化和人员能力提高等环节,全方位逐步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并大幅缩短报告时间。
5临床宏基因组学诊断技术发展与前景
主讲人:牛云飞(南京易乐公司体外诊断战略总监)
牛云飞
报告摘要:宏基因组学新技术,全面覆盖细菌、真菌、病毒和真菌等上千种病原菌,处于临床医学、微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三个学科的交叉点,是临床感染诊治领域的“新星”,在疑难危重感染诊断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同时,mNGS处于临床应用的初始阶段,也面临着生信分析、报告解读等方面的重大挑战,未来涵盖多学科专家的智囊团的建立、mNGS检测结果的正确解读是加速技术临床应用的催化剂,加强完善沟通闭环,将会最大化mNGS的辅助诊断效能。

参会咨询与联络
会议承办方 | 曹 华 | 13910991443 |
赵海燕 | 13521934966 | |
座 机 | 010-68820003/04/05/07 | |
邮 箱 | caohua113@163.com | |
会议秘书处 | 李卫东 | 13601181927 |
龚美亮 | 15110296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