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管理程序

检验在线 4229 2010-11-25

  一.目的

  本程序受控分析过程中标本的质量管理,是与确保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结果密切相关,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标本的采集、处理、贮存、安全处置等全过程。保证标本编号的唯一性,也是准确发放报告的基础。

  二.适用范围

  临床各类检测标本。

  三.职责

  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工作程序

  (一) 标本的采集:见《标本采集管理程序》。

  (二)标本的运送:

  1.门诊

  1.1.血液标本:

  1.1.1.血常规标本在门诊二楼抽血后,由登记员直接送到门诊化验室,检验工作人员处进行分析。

  1.1.2.其它项目,如生化,免疫等标本,在护士采集标本后,由登记员统一收集后,两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1.2.尿液、大便、分泌物、痰常规标本。由病人自行采集后,送到门诊化验室进行检查。

  1.3.细菌培养标本:由登记员接到标本后,立即送到检验科。

  1.4.分泌物作PCR标查,由登记员统一收集后,两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2.病房

  2.1常规标本

  由病房护士采集后,由助护统一收集,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早上八点半前全部送检完毕。

  2.2.急诊标本

  由病房护士采集后,由助护送到检验科,此类标本的送检不受时间限制。

  (三)标本的接收

  1.登记员在接收标本时,认真,仔细地核对标本。

  2.检查标本与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性。工作人员有权拒收检验申请有不一致的标本,标签不清的标本。检验申请有不清晰时,应即时与临床科室或相关人员联系核实。

  3.标本接收人须检查标本状态。

  4.标本在下列情况下,视为不合格,工作人员有权拒收该标本。

  A.无被检标本基本信息或与申请单不符合(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检验项目等)

  B.使用不适当的容器

  C.容器有破损

  D.标本外泄污染

  E.标本溶血

  F.标本量不足

  G.其他

  5.后续处理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应记录其状态并及时通知临床重新送检。

  (四)标本的处理

  标本接收合格后,按相应的SOP对标本进行处理,检测。见相关的SOP。

  (五)标本的保存

  1.不能及时处理的标本,须按要求处理,按检验项目要求保存,并作好记录。并随时能在实验室人员的监控下,保存标本的标本区必须上锁以保证标本的安全。

  2.标本检验完毕后,放到标本保存室冰箱中保留一周,以备随时复查。

  3.已放置一周的废弃标本经确认后,保持容器完整,每天下午由负责清洁人员装入黄色胶袋中,交医院集中焚化处理。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