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自动化高峰论坛

检验视界网 4221 2010-12-03

  由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共同主办的临床实验室自动化高峰论坛暨第七届临床实验室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应用交流会于2010年10月8日在上海光大国际大酒店顺利举行。

  10月8日上午8:30在会议主会场宴会厅举行的开幕式中,广东省临检中心邹伟民副主任致开幕词,表示实验室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对检验行业是很重要的,指出本次会议的宗旨是探讨如何在检验工作中建立信息化平台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自动化技术。本次学术交流会选出了优秀的文章并给予了奖励,他希望在今后的会议中能看到大家更高质量、高素质的论文。最后,他代表上海市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衷心感谢张永康教授、仲人前教授、王治国教授、万海英主任等人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向给予本次会议大力支持的公司和厂家表示感谢,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邹伟民教授开幕式致词

  随后进行了大会专题报告和优秀论文的演讲。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潘伯申教授介绍了《医学检验自动化》的相关内容。他首先介绍了检验自动化的简要发展历程,然后从现实分析情况陈述了为什么需要实验室自动化,主要有医疗单位受到持续控制医疗费用的压力、医学实验室减少费用节约资源的策略实验室自动化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等。之后,潘教授在实验室如何选择自动化检测系统的问题上指出,选择自动化检测系统时要考虑到自己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工作的要求,并介绍了实验室全自动化和模块式自动化两种检测系统各自具备的特点。最后,他陈述了几个检验医学的基本任务,并表示检测自动化和优化流程是完成上述任务的基本条件之一。

  

潘伯申教授

  广东省临检中心副主任邹伟民向大家介绍了《检验结果互认室内质控数据实时比对》。邹主任首先分析了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中对临床实验室提出的具体要求。随后他介绍了检验结果互认的基本要求以及该平台建立的意义和目的;IT支撑系统的组成、数据采集、网络连接、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并根据具体的操作示例界面分析了实时IT系统的优势与意义。最后邹主任根据部分医院所得数据总结了临床实验室区域质量管理、IT支撑系统的试点情况。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万海英在《实验室自动化为临床实验室带来了什么》中主要讲解了检测自动化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发展以及自动信息给临床实验室带来的益处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标本的前处理、流水线中的信息处理;全自动检测仪的双向通讯;实时质量控制;标本采集和检验流程的自动控制;实时“报警”;结果的自动审核;漏检与漏标本的实时监控;自动报告打印;自动成本核算。而自动信息给临床实验室带来的益处可概括为:大大减少患者信息录入的差错以及信息可溯源性;提高检验医嘱的质量;标本流程节点的全程时间监控;标本流向的控制;检验节点的质量控制;检测后的自动审核;漏项、漏标本及未按时报告的自动审核与实时监控;结果报告实时终端打印;耗材、试剂、仪器的质量控制、实时报警与全成本核算。

  

万海英教授

  除此之外,本次大会还向大家展示了一些精心挑选出的优秀论文,并邀请到西门子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实验室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从实际应用上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参考的方法。

  在高峰论坛闭幕式上,邹伟民教授衷心地向对本次会议提供大力支持的上海医学会表示感谢,指出本次会议比上一次会议有了更大的进步,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实验室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希望大家能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为未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邹教授表示希望在明年宁夏银川举行的会议中看到更大的成果。之后,进行了医学检验自动化系统及仪器、试剂博览会的开幕式,并在各位专家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企业展览产品。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