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猛于“超级细菌”

湖南日报 4112 2014-03-21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是一个人们似乎很熟悉的疾病。事实上它仍然很“陌生”,它的新变化及其带来的危害很多人并不知晓。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3月19日,记者采访省胸科(结核病)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等相关专家获悉,导致肺结核频发的“元凶”正悄悄“升级换代”,耐多药结核成为专家们最棘手、最头疼的问题。

  现状:病菌变异,耐药结核病开始蔓延

  18岁的小王,正在为高考奋战,突然出现身体不适,咳嗽、咯血,这些症状让一家人捏了一把冷汗。原来,小王的母亲在2012年被诊断出结核病,正在自行服药治疗,小王的症状和母亲患病的症状类似。

  最终,让全家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小王患上了结核病,并且病情越发严重,身体日渐消瘦,被迫休学。由于缺乏结核病治疗常识,没有到正规医院治疗,而是自行购买药物在家服用。近日,母子俩都被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

  “耐药结核菌猛比"超级细菌",且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耐药结核菌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省胸科医院副院长白丽琼介绍,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等特效药物的问世,肺结核病人一度迅速下降。然而,近年来,人们对这个“可治之症”放松警惕,病菌渐渐变异,耐药结核病开始蔓延,肺结核疫情悄然卷土重来。

  专家解释,这是结核菌的一种生物学特性。简单地讲,就是病人感染的结核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受性。如果对1种药物产生耐受,称其为“单耐药”;如果对两种主要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称其为“耐多药”。

  专家介绍,除了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菌而成为原发耐药结核病患者,确诊不及时、治疗方案不合理、有效抗结核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不够等也是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之一。另外,患者中断治疗、服药方法不当、本身体质、免疫力差导致药物吸收不佳、药物不良反应等,也引发耐多药结核病。

  我国于2007-2008年在全国范围开展的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结果显示,肺结核病病人中耐多药率为8.32%。据此估算,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2万名,其中80%为农村患者,青壮年患者比例较高。

  危害:治愈率低,对健康人群造成严重威胁

  结核病曾被称为“白色瘟疫”。其实,肺结核规范治疗的治愈率很高。白丽琼介绍,自1992年起我省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全省共发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6万余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52万余例,传染性患者治愈率达到了90%以上。

  但如果错过最佳时机,或者感染耐多药的结核菌,治疗起来则非常棘手。目前,耐多药结核病人的治愈率只有50%左右。

  由于耐药结核病难以治愈,其治疗费用大大增加,耐药结核病的治疗费用比一般结核病要高100倍,医疗负担十分沉重。同时患者流动求医的现象较普遍,增大了耐药菌传播机会,加大传播范围。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七病室主任裴异介绍,2013年,我省共查出耐多药患者超3000人,80%以上患者是农村或流动人口,其中67%左右是不规则治疗所致,主要是患者对结核病的治疗不配合、不依从,严重时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因为治疗效果差,疗程长,病死率高,而且费用昂贵,耐多药结核病又被称为难治性结核病。一个普通结核病人,治疗周期一般为6月,而耐多药结核病人治疗周期为24月,甚至36月,是普通结核病人的4至6倍;耐多药结核病人治疗药物多,至少5至6种,且都是不良反应率较高的二线抗结核药物。

  耐多药肺结核的流行,不仅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相关研究显示,每个肺结核患者一生可能传染10至15人。一个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传染性增强,传染期延长,而且其传播的又是耐药菌株,对健康人群造成严重威胁。如果不加控制,发展到最后就是无药可治。

  困境:发现难、追踪难、管理难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发病规律和流行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危害将持续存在。专家指出,目前的困境是,耐药结核病存在发现难、追踪难、管理难的三大难题。

  省胸科医院耐药专科杨坤云主任介绍,要判断一个结核病人是否为耐多药结核,在痰涂片后需要继续做痰培养,痰培养阳性后还需要做药物敏感试验,总时间需要1—2月。我省除了24个定点医院能做培养外,其余都要到省胸科医院来检查,交通、食宿费和不菲的检查费用,导致部分可疑患者不愿意前来检查。另外,大部分综合医院不做痰涂片检查,更不具备做药敏试验的条件,增加了发现患者的困难。

  耐多药结核诊断时间长,治疗时间也长,患者外出打工、药物的副反应、治疗检查费用等,都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致使中断治疗的较多。

  去年12月25日,省胸科(结核病)医院发布报告显示,筛查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014例中,追踪到位768例,拒绝治疗或拒绝到定点医院治疗的有66例,查无此人的有37例,外出打工的有23例,仍在继续追踪的有90例,此外还有2例为外省病例,28例追踪时已死亡。

  专家介绍,从追踪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拒绝治疗的是因为经济原因。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大多家庭情况不好,虽然治疗大部分费用新农合报销了,但个人至少还需支付4500元。就是这4500元,仍有不少家庭不堪承担。

  公众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也值得关注。专家提醒,感染了结核病菌的人未必都发病,这和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病菌毒性大小有关系。所以,保持好的免疫力对预防结核病很有帮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午后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晨起咳嗽、前胸后背疼等症状,最好到专业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检查。

反对 0 收藏 0 评论 0